[发明专利]液相色谱分析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纯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3274.0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杨杰民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 分析 氨基 苯甲酰 谷氨酸 纯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中间体的分析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液相色谱分析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纯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是合成抗贫血药叶酸(folic acid)的重要中间体。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纯度对于叶酸的质量和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没有对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纯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经广泛查阅国内外出版物和检索专利文献,均未见有报道。造成国内外企业为叶酸生产提供原料合成该中间体时,一直无法对其纯度和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控;造成叶酸质量无法保证,药品的医疗效果无法保证。发明一种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应性强的液相色谱分析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的纯度的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抗贫血药叶酸的质量和医疗效果,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医药工业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应性强的液相色谱分析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纯度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液相色谱分析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纯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1)设定色谱操作条件:
I.取H3PO4-KH2PO4缓冲溶液-甲醇体系作为流动相,缓冲溶液/甲醇体积比V缓冲溶液/V甲醇=75/25-85/15;
II.调节缓冲溶液pH:滴加浓磷酸至50mmol/L的KH2PO4水溶液中,调节pH=3.4-4.4;
III.流动相流速为0.2-0.5mL/min;
IV.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00-310nm;
V.色谱柱:Agilent-Hypersil ODS 100×4.6mm,5um;
VI.Waters 515液相色谱仪,配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
VII.进样量:1-20ML;
(2)配制溶液:
I.配制内标液:准确称取无水对氨基苯磺酸50mg,置于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II.配制标样与样品溶液:
i.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样50mg,置于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ii.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准溶液:
分别移取1.0、2.0、3.0、4.0、5.0mL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准储备液,并以流动相定容至10mL;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50mg/mL的标准溶液;
分别准确移取2.5、3.5、4.5mL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准储备液,并以流动相定容至10mL,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25、0.35、0.45mg/mL的标准溶液;
iii.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储备液:准确称取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以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iv.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溶液:准确移取3.0mL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储备液,并以流动相定容至10mL;
III.加内标物的混合液的配制:
移取步骤(2)I 配制的内标液0.5mL,加入0.5mL的步骤(2)II配制的各浓度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配制成添加内标物的混合溶液,用于色谱进样使用;
(3)分析方法考察:
I.线性关系考察:以内标物与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标样的峰面积比Y=Ai/As对标样的质量浓度Ci作图,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或者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线性方程式;
II.精密度与回收率试验:以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重复进样3-6次,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4)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测定:
取步骤(2)II.iv配制的N-对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以步骤(3)所述的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
步骤(1)I中流动相甲醇-缓冲溶液体系,体积比V甲醇/V缓冲溶液优选为20/80。
步骤(1)II中缓冲溶液的pH值优选为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醚砜-聚氨酯共混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纺织加工机的喷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