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个核心交换芯片的小容量PTN设备及其业务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3847.X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辉;江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个 核心 交换 芯片 容量 ptn 设备 及其 业务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TN设备,具体涉及基于单个核心交换芯片的小容量PTN设备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所使用的名词解释如下:
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tainence,操作、管理、维护;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PW:pseudo wire,伪线标签;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
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通道;
L:LINE,线路盘;
T:TRIBUTE,支路盘;
X:CROSS,交叉盘;
LI:LINE_INTERFACE,线路接口盘;
TI:TRIBUTE_INTERFACE,支路接口盘。
T-MPLS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化的一种PTN(Package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技术,其解决了传统SDH在以分组交换为主的网络环境中暴露出效率低下的缺点。T-MPLS具有面向连接的数据转发机制、多业务承载、较强的网络扩展性、丰富的OAM、严格的QoS机制以及50ms的网络保护等技术特征。
T-MPLS是MPLS的一个子集,在业务封装模式上,它定义了层次化的封装模型。即先将每条业务封装进不同的PW伪线里得到PW数据包,再将PW数据包封装进不同的TUNNEL隧道里得到包含两层标签即TUNNEL+PW的MPLS包,然后将该MPLS包送到MPLS网络进行转发,MPLS网络根据MPLS包携带的TUNNEL标签进行转发,在中间节点可以进行TUNNEL标签交换。在业务的保护方式上,ITU-T定义了T-MPLS环网保护标准G.8132和线性保护标准G.8131。
PTN设备根据其具体应用可分为大容量PTN设备和小容量PTN设备,大容量的PTN设备一般用于汇聚层和核心层,小容量的PTN设备一般用于接入和部分汇聚层。如图1所示,大容量PTN设备一般包含支路盘T1、T2、…、Tn,线路盘L1、L2、…、Ln和交叉盘X等多种单盘,其中,支路盘T连接本地网络,用于完成各种本地业务的封装、终结、汇聚等功能,线路盘L连接远端网络,用于完成线路业务的汇聚转发、修改等功能,交叉盘X用于完成业务的保护倒换等功能,上述每个单盘一般都至少包含一个核心交换芯片。小容量PTN设备由于接入业务量一般不多,因此,基于节约成本的原则,往往会将大部分业务盘和线路盘进行简化,将其功能挪到交叉盘上进行整合实现,也即将业务盘和线路盘简化成业务接口盘T_INTF和线路接口盘L_INTF,如图2所示。由于核心交换芯片价格昂贵,小容量PTN设备整合后的交叉盘也会尽量考虑只使用一个核心交换芯片,但是,这样一来,该连接模型会出现架构层次不明朗,进而导致使业务的VPN功能和LSP保护功能重叠在一起,最终导致其在进行各种保护倒换时变得困难,而且不利于后期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基于单个核心交换芯片的小容量PTN设备上VPN功能和LSP保护功能重叠在一起,从而造成保护倒换困难,不利于后期维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核心交换芯片划分为A、B两个转发区,A转发区实现LSP保护功能并与线路接口盘连接,B转发区实现VPN业务功能并与支路接口盘连接,核心交换芯片的偶数个最高速率接口两两互连形成用于VPN业务进行LSP保护的中转环回链路;本地业务由上行或下行支路接口盘接入,在核心交换芯片的B转发区进行VPN封装,然后通过环回链路进入核心交换芯片的A转发区进行LSP保护处理,最后交由下行或上行线路接口盘发出;中转业务由上行或下行线路接口盘接入,在核心交换芯片的A转发区进行LSP保护处理,然后由下行或上行线路接口盘发出。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核心交换芯片为BCM56639芯片。
在上述方法中,线路接口盘和支路接口盘连接至核心交换芯片空闲的任意速率接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