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23869.6 申请日: 2010-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1961019A 公开(公告)日: 2011-02-02
发明(设计)人: 文怀霄;唐宁蔚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太极生化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90 分类号: A01N43/90;A01N43/16;A01N25/22;A01P3/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杀菌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应用。该杀菌剂主要用于白粉病、疫病和灰霉病等重要植物病害的防治,可广泛用于无公害和有机农业生产。

背景技术

农药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给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农药的安全性管理工作,先后禁、限用了几十种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因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对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已成为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农药质量安全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和农产品出口大国,最近几年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贸易争端不断,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食品的出口贸易。

人口日益增长、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尽管转基因技术和抗病虫育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但仍然不能取代农药的重要位置。因此,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必须使用农药进行“虫口夺粮”。同时,为了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还必须大力推广使用对环境安全、对人畜低毒的生物农药。作为生物农药的重要成员,植物源农药虽然应用历史悠久,但由于过去对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低,常常因效果缓慢、效果不稳定而无法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生产上急需开发一些作用效果较好、质量稳定的无公害植物源农药产品。

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是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它存在于小檗科等四个科十个属的许多植物中,如黄连、虎杖等。小檗碱在医药上用途广泛,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另外,对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医学研究标明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极易对小檗碱产生耐药性。另外目前已有0.5%小檗碱水剂在农药上登记用于番茄灰霉、黄瓜白粉、辣椒疫病、番茄叶霉等病害的防治。

蛇床子素(Osthol) 是伞形科植物蛇床子果实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材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须发、脚趾、肛周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也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真菌、抗变态、抗肿瘤等作用。在农药上已登记用于黄瓜白粉病以及虫害的防治。

尽管小檗碱和蛇床子素已在农药中登记使用,但与常规化学农药相比,仍然存在效果缓慢、防效低的问题,在市场上的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有效成分单一,防效有限,且长期使用后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二是制剂加工技术存在问题,使得这些天然植物源物质的有效成分不稳定,植物吸收利用率低。小檗碱和蛇床子素是化学结构完全不相同、不相近的两种化合物,因此作用机理不同,本发明将它们混配后可以避免和延缓病菌对这两种有效成分产生抗药性,同时,这两种有效成分混配后还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不仅可以提高防治效果,还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型有效成分的用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向产品中加入了抗氧化剂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能;加入了促渗透剂氮酮以提高作物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菌剂,

将小檗碱和蛇床子素这两种有效成分进行混配并加入抗氧化剂和促渗透剂,达到提高产品稳定性和防治效果的目的,减少有效成分用量,延缓抗性,节约资源。

    上述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源杀菌剂,由含量如下的组分组成: 

小檗碱      0.4~8wt%;

蛇床子素    0.2~8wt%;

氮酮        3wt%;

表面活性剂  10wt%;

抗氧化剂    0.005wt%;

防腐剂      0.5wt%;

有机溶剂    24.5~73.6wt%;

余量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太极生化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太极生化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