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物柱面聚光圆柱面闭合腔体采光太阳能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3992.8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2B19/00;G02B7/182;G02B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面 聚光 圆柱面 闭合 采光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应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抛物柱面聚光原理接收太阳能的抛物柱面聚光圆柱面闭合腔体采光太阳能发电装置,该装置通过反光面的反光聚焦作用接收太阳能,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的接收效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今,无论在沿海城市,还是在内陆城市,太阳能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楼道灯、公交站台灯、交通信号灯等等,各种太阳能热水器也已经走近千家万户。但这些太阳能产品大多数都没有聚光功能,造成太阳能利用率低下。太阳能接收元件表面的光强提高一倍,太阳能接收元件的接收效率将提高一倍,目前太阳能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主要是太阳能接收效率之争,可见提高接收效率对整个行业重要程度,因此能否有效的提高太阳能接收元件的光照强度,就成为人们利用太阳能时最为关注的问题。
近些年,国外在一些太阳能电站的光伏矩阵中实现了太阳能聚光接收,国内也有类似的试验装置,但这些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难以在太阳能家用产品上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聚光装置机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等缺点.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的太阳能聚光接收装置、它可实现太阳能的聚光接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长方形箱体内安装了多个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都由一块抛物柱面反光镜和一个光能接收器构成,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整齐排列在长方形箱体内,在长方形箱体的上面盖有一块平面透明盖板,平面透明盖板将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封闭在长方形箱体内,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开口正对平面透明盖板,各个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焦线相互平行,各个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焦线位于同一个与平面透明盖板平行的平面上,各个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光能接收器安装在该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焦线上,
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光能接收器由一根长直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和一根长直的半圆柱面透明导光盖构成,在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上,沿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轴线方向都开有一个长直的宽度相同的光线入射狭缝并且各光能接收器的半圆柱面透明导光盖盖在该光线入射狭缝上,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半圆柱面透明导光盖和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构成一个闭合空腔,
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光能接收器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轴线与该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焦线相互平行,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光能接收器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对称的位于该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对称面的两侧,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入射狭缝正对该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反光面,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光能接收器的半圆柱面透明导光盖的轴线和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入射狭缝与该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焦线相互重合,
当太阳光垂直于平面透明盖板入射时,入射光线通过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反射聚焦后都能穿过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入射狭缝照射在各光能接收器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上,照射在各光能接收器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能通过各光能接收器内的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因各光能接收器的半圆柱面透明导光盖和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构成一个闭合空腔,并且圆柱面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线入射狭缝很窄,进入光线入射狭缝的光能的大部分在闭合空腔内转变为电能,因此大幅提高了各光能接收器的光电转换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抛物柱面反光镜的反光聚焦作用大幅提高了照射在光能接收器上的太阳光的强度,因而大幅提高了光能接收器的光电转换率,实现了在强光和弱光的环境下都有较高的光电转换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聚光接收机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4是抛物柱面的示意图。
在图4的抛物柱面构成图中:抛物线L,准线L1,顶点O,焦点f,对称轴L2,抛物柱面S,准平面S1,对称面S2,焦线L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未经北京印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3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