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选择性多组分检测糖类的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4185.8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于京华;朱元娜;王寿梅;葛磊;张丛丛;王珊;孙秀锦;张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组分 检测 糖类 分子 识别 荧光 纳米 晶石 传感器 研究 应用 | ||
1.一种检测糖类的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高量子产率的不同粒径的荧光纳米晶,并将其进行纯化处理,配制成单分散溶液;
(2)选择能与糖类相互作用的识别体;
(3)在催化剂存在下表面修饰荧光纳米晶;
(4)设计制作梳子多探针结构的石英片和密封的石英荧光激发皿,皿内装有短波发射的饱和荧光试剂;
(5)利用层层自组装表面修饰技术等,将改性后的荧光纳米晶修饰到石英片表面上,制作多探头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感受器;
(6)检测时,将修饰有多层改性荧光纳米晶膜的梳形石英片置于密封石英激发皿发射光路中,制得所述多探针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感受器;
(7)用稀盐酸洗涤检测后的石英片,将吸附的糖类洗涤下来,以进行下一次的测定,实现重复利用。
2.本发明所述糖类识别体为对氨基苯硼酸、3-氨基苯硼酸、3-氰基苯硼酸、2-氟苯硼酸、4-乙氧基苯硼酸、3-硝基苯硼酸、3-甲基苯硼酸、对乙基苯硼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探针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将改性的荧光纳米晶修饰到石英片表面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用石英片用0.1mol/L H2O2/H2SO4溶液清洗,然后用二次蒸水彻底清洗数次,吹干;
(2)将清洗并干燥的石英片用APTS/甲苯溶液处理10min,用甲苯清洗,吹干,放入Cd/TGA溶液处理5min,用二次水清洗一遍,氩气吹干;
(3)将制备的改性荧光纳米晶溶液超声处理10-30min,得到分散的荧光纳米晶溶液;
(4)将步骤(2)中处理好的石英片浸入经步骤(3)处理过的荧光纳米晶溶液中;
(5)将步骤(4)中制备的修饰石英片用二次蒸水彻底清洗数次,吹干;
(6)重复步骤(2)至步骤(5)过程3-6次,制得所述荧光纳米晶修饰的石英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探针量子点分子印迹石英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梳形石英片为长方形,探针数为2~4个探针。所述的密封荧光激发皿为长方体形石英皿,内装有饱和的短波发射荧光试剂:7-氨基-4-甲基香豆素、羟基香豆素、粒蓝相似物、4,4′-二异硫氰酸基-2,2′-二苯乙烯磺酸二钠、荧光增自剂134、甲基绿焦宁二苯乙烯或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探针分子识别荧光纳米晶石英荧光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多探针荧光纳米晶修饰的石英片是通过密封石英激发皿表面的插槽安装到激发皿表面的。
7.一种现场高选择性同时检测糖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按权利要求1方法制得的多探针荧光纳米晶石英传感器安装到手提式荧光光度计上,对液体食品或简单浆化的固体食品样品中的糖类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1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环保垃圾箱
- 下一篇:防雨防盗的废衣物回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