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工作与非工作状态转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4353.3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王金武;王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田 施肥 装置 工作 状态 转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水田施肥机具上的作业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配置在水田施肥机具上的侧深施肥装置均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即在机架上不能进行侧深施肥装置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位置的调整转换,在实际作业中,不仅不利于作业机具的使用,而且施肥深度的调节、作业质量的保证也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工作与非工作状态转换机构,达到方便作业使用、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本发明的基本设计是,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工作与非工作状态转换机构包括水田侧深施肥总成和配装在水田侧深施肥总成下端部上的开沟器,转轴可转动地插配在轴座上,在转轴的一侧端部上固装手柄,转轴的另一侧端部与摆杆上端固定连接,摆杆下端部铰连安装连杆,拉簧两端分别与摆杆和连杆连接,连杆的下端部铰连连接在水田侧深施肥总成下侧部位上,在摆杆下端部位处固装限位板,该限位板与摆杆接触限位配合或分离配合。
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转换控制简易方便,使用可靠,不仅利于机具作业与运输,尤其可提高侧深施肥的作业质量和效果,实现单体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非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水田侧深施肥总成、2、开沟器、3、手柄、4、轴座、5、转轴、6、摆杆、7、拉簧、8、限位板、9、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工作与非工作状态转换机构包括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和配装在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下端部上的开沟器2,转轴5可转动地插配在轴座4上,在转轴5的一侧端部上固装手柄3,转轴5的另一侧端部与摆杆6上端固定连接,摆杆6下端部铰连安装连杆9,拉簧7两端分别与摆杆6和连杆9连接,连杆9的下端部铰连连接在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下侧部位上,在摆杆6下端部位处固装限位板8,该限位板8与摆杆9接触限位配合或分离配合。
作业使用时,将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可转动地铰装在水田侧深施肥机具的机架上,轴座4固装在机架上。手握手柄3驱动转轴5转动带动摆杆6摆动,通过连杆9使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和开沟器2一并绕机架向上或向下摆动,完成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转换调整。限位板8与连杆9接触配合时,可限制连杆9与摆杆6的直线死点位置,以保证开沟器2的工作位置及开沟深度,受力合理,且减轻了水田侧深施肥总成1的弯曲受力变形。拉簧7有利于摆杆6与连杆9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并减轻操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散热LED光源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塑料复合木地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