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加强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4514.9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维廷;陈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加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对比的影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影像的对比为视觉特性上的差异,对比可使得一个物体(或是该物体在影像上的表现)可与其它物体或背景产生区隔。在真实世界里的视觉感受中,对比可由该物体以及在同样的视觉范围内其他物体的颜色或亮度差而决定。对比加强为一种影像加强的技术,通常是根据一对比曲线加强影像所呈现出的对比效果。全域的对比加强技术为根据一全域对比曲线一致地调整影像各像素点的对比值。然而,当区域特征较小使得其对应的像素值不足以支配影像平均像素值时,区域特征通常会被牺牲。区域性的对比加强则是另一种技术,其将影像划分为数个区域部分(即,区块)并且独自地加强各区块的对比。由于区域性地调整对比值,各影像区块内的区域特征可因此被保留。然而,由于缺乏全域影像的考量,输出的影像可能不尽理想。
因此,需要一种考虑到影像的全域与区域特性的对比加强方法,用以产生令人满意的影像加强结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影像加强装置,包括一全域对比曲线产生器、一区域对比曲线产生器以及一影像产生器。全域对比曲线产生器用以根据一输入影像的一全域直方图产生该输入影像的一全域对比曲线。区域对比曲线产生器用以根据该全域对比曲线与该输入影像的各影像区块的一特征值为各影像区块产生一区域对比曲线。影像产生器用以根据各影像区块的该区域对比曲线与该输入影像分别加强各影像区块的一对比,并且合并该加强过的影像区块,以产生一输出影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影像加强方法,包括:根据一输入影像的一全域直方图产生该输入影像的一全域对比曲线;根据该全域对比曲线与该输入影像的各影像区块的一特征值为各影像区块产生一区域对比曲线;以及根据各影像区块的该区域对比曲线与该输入影像分别加强各影像区块的一对比,并且合并该加强过的影像区块,以产生一输出影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方块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直方图范例。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S曲线范例。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多个影像区块。
图5a是显示二维高通滤波器的实施例。
图5b是显示一维高通滤波器的实施例。
图6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输入影像范例。
图6b是显示出图6a所示的输入影像的各影像区块所得到的特征值。
图7a-7d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四个区域对比曲线范例。
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的用以阐述混合概念的四个影像区块。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处理方法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影像处理装置;
101~全域对比曲线产生器;
102~区域对比曲线产生器;
103~影像产生器;
111~全域直方图分析器;
121~影像分割器;
122~区域特征计算器;
131~混合器;
200~直方图;
SIN、SOUT~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制造、操作方法、目标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几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方块图。影像处理装置100包括全域对比曲线产生器101、区域对比曲线产生器102与影像产生器103。全域对比曲线产生器101用以接收输入影像SIN、并且根据输入影像SIN的全域直方图(global histogram)产生输入影像的一全域对比曲线。区域对比曲线产生器102用以接收输入影像SIN、并且根据全域对比曲线与输入影像SIN的各影像区块的一特征值为各影像区块产生一区域对比曲线。影像产生器103用以根据各影像区块的区域对比曲线与输入影像SIN分别加强各影像区块的一对比,并且合并该加强过的影像区块,以产生一输出影像S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