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4532.7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1/02 | 分类号: | B64D3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油门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航空器的油门台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主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电传飞控(flying by wire)技术的发展,在正常飞行情况下,航空器通过自动油门控制系统与飞控系统相结合实现飞推综合自动控制,实现自动飞行。在自动飞行中,当飞行器出现故障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飞行器需由自动飞行模式转换为人工驾驶模式,飞行员能完全从飞控系统接管飞行控制,并具有恢复自动控制的能力。目前国内飞机油门操纵装置为手动方式,不具有手动/自动工作功能,国外飞行器油门操纵已经与飞控实现综合控制,但是结构复杂。为应对我国飞行器控制发展的需求,需要一种可行的手动/自动油门操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可简单且迅速实现油门自动与手动控制的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包括油门手柄、油门杆、蜗轮、摩擦片A、摩擦片B、蜗杆、电机和主轴,其中:油门手柄通过油门杆与摩擦片B连为一体,摩擦片B安装在主轴上;蜗轮安装在主轴上,摩擦片A安装在蜗轮上;蜗杆安装在电机转轴上,蜗杆与蜗轮相配合;螺母通过主轴端头上的螺纹,与主轴实现螺纹联结,蝶形弹簧套在主轴上,位于螺母与摩擦片B之间;通过旋进螺母压紧蝶形弹簧,使摩擦片A与摩擦片B贴紧。
上述的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其中:开关安装在油门手柄上。
上述的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其中:蜗轮与摩擦片A之间为刚性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蜗轮与摩擦片A之间为刚性固定,电机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摩擦片A与摩擦片B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带动油门手柄、油门杆、齿轮A随电机运动;通过齿轮A、齿轮B之间的齿轮副关系,角位移传感器跟随电机作相应运动,输出相应电信号。达到对油门操纵杆自动控制的目的。在手动操纵方式下,飞行员通过前推、后拉油门手柄方式操纵油门杆,油门杆通过齿轮A、齿轮B带动角位移传感器运动,输出相应电信号。从而可简单且迅速实现油门自动与手动控制。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双发自动油门控制台中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右视图。
图中标记:
1、开关,2、油门手柄,3、油门杆,4、齿轮A,5、齿轮B,6、角位移传感器,7、蜗轮,8、摩擦片A,9、摩擦片B,10、蜗杆,11、电机,12、蝶形弹簧,13、螺母,14、主轴,15、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包括油门手柄2、油门杆3、蜗轮7、摩擦片A8、摩擦片B9、蜗杆10、电机11和主轴14,其中:开关1安装在油门手柄2上,油门手柄2通过油门杆3与摩擦片B9连为一体,摩擦片B9安装在主轴14上,以主轴14为轴转动;蜗轮7安装在主轴14上、以主轴14为轴转动,摩擦片A8安装在蜗轮7上,蜗轮7与摩擦片A8之间为刚性固定;蜗杆10安装在电机11转轴上,蜗杆10与蜗轮7相配合,蜗杆10可带动蜗轮7转动;螺母13通过主轴14端头上的螺纹,与主轴14实现螺纹联结,蝶形弹簧12套在主轴14上,位于螺母13与摩擦片B9之间;通过旋进螺母13压紧蝶形弹簧12,使摩擦片A8与摩擦片B9贴紧。
使用例:
参见图2-3,本发明应用于双发自动油门控制台中。
主轴14为刚性固定在箱体15上,在该自动油门控制台中,通过两套自动油门台操纵装置,实现对双油门操纵杆进行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在自动工作模式下,飞机飞控系统根据飞机姿态,发出相应信号控制电机11运转,电机11带动蜗杆10、蜗轮7转动,蜗轮7通过齿轮副带动角位移传感器6旋转,输出油门杆位置电信号。飞行员按压开关1,油门操纵状态切换为手动工作模式,飞行员通过前推、后拉方式操纵油门手柄2、油门杆3,油门杆3通过齿轮副带动角位移传感器6旋转,输出相应电信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4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薯玉米粥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螺杆挤出专用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