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5120.5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明;安德列.柴斯托那罗;王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4/835 | 分类号: | A01D34/8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草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打草机包括手持部和工作头及位于手持部和工作头之间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长度通常和使用者的身高相关。打草机的连接部的长度在1.5米左右,在运输过程中会占据较大的长度空间。
为解决连接部长度过长不便运输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打草机,该打草机的手柄由套在一起的两个管状件构成,在两个管状件中设有一个旋紧柄。当两个管状件位于预定长度时,将旋紧柄拧紧,手柄的长度随之确定。这样当两个管状件重叠时,连接部的长度减小。
因此,在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人提供一种避免连接部过长影响运输的打草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连接部过长影响运输的打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草机,包括:主体,沿纵向延伸;设于主体纵向一端的手持部和另一端的工作头;马达,收容于主体内;工作头,被马达驱动工作;所述主体纵向分布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插拔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插入第一部分的内部。连接部插入第一部分内部增强了壳体的抗扭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长度比为5/6至6/5。长度相近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占据的长度较小,便利运输。
进一步的,连接部设有背离连接部插入方向延伸的倒扣,第一部分设有与倒扣扣合的凹槽。倒扣扣合于凹槽内可防止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中脱离,结合牢固。
进一步的,连接部设有垂直于插拔方向延伸的环状凸肋,第一部分设有与凸肋扣合的凹槽。凸肋与凹槽配合提供一种简易插拔的结构。
进一步的,凸肋与凹槽配合的拔出力是插入力的3至5倍。插入力较小可便利使用者组装,拔出力较大可防止连接部在偶然状态下被拔出,增大了打草机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连接部设有若干网格状排布的凸筋。凸筋增大了壳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合处的强度。
进一步的,壳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有绕线枝,第一部分的绕线枝和第二部分的绕线枝向相背离的方向延伸。由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设置有绕线枝,在包装时,包装内同一个定位件即可实现两部分在包装时定位,便利包装运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插拔式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拆分包装时占据的长度较小,便利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打草机除去线缆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打草机拆卸一半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100打草机 14壳体 212凹槽
11线缆组件141导线槽 22第二部分
111插头 142绕线枝 220马达安装部
112电源线 15马达 221致密区
12开关 21第一部分 222开口
13工作头 210手持部 223倒扣
131抽线孔 211倒钩 23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3,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打草机100。该打草机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壳体14、安装于壳体14内的马达15、被马达15驱动工作的工作头13以及排布于壳体14周围并为马达15传输能量的线缆组件11。此外,壳体14还连接有部分围绕工作头13的护罩23以防止草末飞溅。
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壳体14包括主体和手持部210。该手持部210的尺寸以便利操作者舒适的握紧为宜。手持部设有开关12连接于线缆组件11和马达15之间。手持部210还设有防止手滑脱的倒钩211。
主体包括纵向可拆分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两部分,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均为半壳状。第一部分21的长度和第二部分22的长度比为5/6至6/5。当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等长时,包装时占据最小的长度。在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长度比为5/6或6/5时均可取得一定程度减小包装尺寸的效果。包装时,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可以拆分放置,打草机100整体包装尺寸小,可方便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