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菹草扦插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5452.3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柴夏;刘平平;史加达;呙明杰;刘从玉;万陆军;陈小峰;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沉水植物菹草的扦插繁殖技术。
背景技术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多年生沉水草本:又叫虾藻、虾草。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眼子菜属(Potamogeton)。菹草生命周期和多数水生植物不同,它在秋季发芽,冬春生长,4~5月开花结果,夏季6月后逐渐衰退腐烂,同时形成鳞枝以度过夏季。
随着水质的污染加剧,在自然界已经很少见到大面积的菹草生长,在水生植被恢复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程中种植菹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冬季其它沉水植物如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等在冬季已经衰败死亡,菹草的存在补充了冬季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可以保证冬季水质稳定。因此种植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系统稳定很重要。
目前菹草繁殖方式主要靠鳞枝繁殖,繁殖速度慢,鳞枝采集比较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大量繁殖,成本又低,操作简单的繁殖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菹草扦插繁殖方法,将菹草直接扦插成活率低且难生根,采用激素诱导处理,使菹草生根率保持在90%以上,成活率85%,生长速度较没有处理前明显加快。有效的解决了菹草的种苗繁殖的问题,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
发明的意义: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菹草常被用来进行水生植被恢复和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主要技术流程包括:(一)、菹草茎段的采集;(二)、处理药剂的配制和处理;(三)、菹草茎段的扦插和育苗田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采集菹草茎段,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茎段,用清水清洗2~3遍,清除表面附着物。
2、将菹草茎段剪切成10~15厘米长。
3、处理药剂的配制:每升蒸馏水中加入萘乙酸1~5毫克,6-苄氨基腺嘌呤1~3毫克。
4、将剪切好的菹草茎段浸泡在外植体处理药剂中1小时。
5、将浸泡过的菹草用清水冲洗1遍,将其扦插到育苗田中,株行距分别为10厘米。
6、育苗田水深保持0.3~0.5米,水温15℃~25℃培养30~45天,待其生长至30厘米既可以移栽到目标水体。进行以上操作既可以获得大量菹草种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菹草激素诱导扦插繁殖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为:
1、从灌溉渠中采集菹草植株,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用清水冲洗3遍,清除其表面附着物。
2、将清洗好的菹草用剪切成10~15厘米长。
3、将剪切好的菹草茎段浸泡在含有萘乙酸1毫克,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的蒸馏水中1小时。
4、将浸泡1小时后的菹草用清水冲洗1遍,将其扦插到育苗田中。
5、菹草的扦插株行距均为10厘米。保持水深0.4米,培养30天,水温平均为20℃,培养成活率为89%。
6、当植株平均长度为30厘米时,移栽到景观湖中,水深为2米,生长良好,成活率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水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