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油气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5801.1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敏;刘亚;马龙;任钏瑞;陈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30 | 分类号: | B65D90/30;F25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节能和环保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油气的挥发不仅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油气回收主要采用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为三级复叠式制冷装置,该装置结构复杂,同时要使油气完全冷凝需要达到一个很低的温度,能耗较大,属于减排但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在的油气回收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油气回收装置,对现有油气回收装置进行系统改造,使油气回收装置设备结构相应简化,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投资和运行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油气回收装置,包括防爆压缩机、储油罐、第一级制冷系统和第二级制冷系统,第一级制冷系统包括一级制冷剂、一级蒸发冷凝器、一级压缩机、一级冷凝器、一级节流阀,第二级制冷系统包括二级制冷剂、二级蒸发器、二级压缩机、二级冷凝器、一级蒸发冷凝器、二级节流阀,将收集的油气先经过防爆压缩机升压后进入一级蒸发冷凝器,初步冷却后进入二级蒸发器,油气凝结后进入储油罐;一级制冷剂经过一级制冷压缩机后进入一级冷凝器,再过一级节流阀,然后进入一级蒸发冷凝器冷却油气和二级制冷剂;二级制冷剂经过二级压缩机后进入二级冷凝器,再进入一级蒸发冷凝器进一步冷却,然后经过二级节流阀,最后进入二级蒸发器将油气凝结。
所述一级制冷剂为乙烯,二级制冷剂为甲烷。
所述防爆压缩机外面装有降温冷却的散热片或水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新型油气回收装置,装置得到有效的简化,油气凝结温度可由原来的约-170℃提高到约-115℃,稳定性好,减少了设备投资、运行费用及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气回收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油气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防爆压缩机1、一级蒸发冷凝器2、一级压缩机3、一级冷凝器4、一级节流阀5、二级蒸发器6、二级压缩机7、二级冷凝器8、二级节流阀9、储油罐10。收集好的油气先经过防爆压缩机1升压后进入第一级制冷系统的一级蒸发冷凝器,初步冷却后进入第二级制冷系统的二级蒸发器6,油气凝结后进入储油罐10。整个制冷系统为复叠式制冷系统,第一级制冷剂为乙烯,第二级制冷剂为甲烷,乙烯经过一级制冷压缩机3后进入一级冷凝器4,再过一级节流阀5,然后进入一级蒸发冷凝器2冷却油气和甲烷;甲烷在经过二级压缩机7后进入二级冷凝器8,再进入第一级制冷系统的一级蒸发冷凝器2进一步冷却,然后经过二级节流阀9,最后进入二级蒸发器6和油气换热达到凝结油气的目的。
油气冷凝前加装防爆压缩机1,提高油气压力,升高油气饱和温度。油气经防爆压缩机升压过程中采用的是多变压缩,通过防爆压缩机外面装有降温冷却的散热片或水套,使油气压缩至更高的压力却不爆燃,从而更易冷凝。
一级蒸发冷凝器2既是一级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又是二级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用于冷却经过压缩后的油气和将二级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甲烷蒸气凝结为液体;二级蒸发器6作为二级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使油气冷凝回收进入储油罐10。回收装置由原来的三级复叠式制冷简化为二级复叠式制冷。相应减少了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5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