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6467.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斌;强西怀;段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3/02 | 分类号: | C14C3/02;C14C3/04;C1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梁兴龙;王维玉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鞣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适用于加工浅色、白色软牛面革(黄牛、水牛、牦牛面革等)和猪服装革、手套革的新型含铬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铬鞣特点是可保证皮革细致的粒面、柔软的手感,但鞣制后的革显得扁平,缺乏应有的丰满性,复鞣后的革直接用酸性阴离子染料染色,上色率好,但染色不均匀。使用合成鞣剂鞣制革具有较好填充性,使革获得适当丰满度,并且由于革的厚度增加,也改善了革的磨光性能。另外,鞣制后的革还具有耐光和均染等特性,从而改善了铬鞣革的性能。
美国专利US Patent Nos.2,997,364、3,254,937、3,419,379和日本特开昭50-155601等都是以苯酚、甲醛作为主要原料,合成制备含有铬盐的鞣剂,其缺点主要是铬鞣废液中铬含量高。很多国家已生产出一些性能较好的产品,如瑞士Ciba-Geigy公司的Tannesco HN、法国霍斯姆森公司的NEOSYN HL以及德国拜尔公司的Blancorol RN、Blancorol RA等等,但仍然存在铬鞣废液中铬含量高的问题。中国丹东轻化工研究院研制的DLT-15#皮革含铬鞣剂、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研究所研制的双功能含铬鞣剂ST-tf、四川大学研制的SM、SRT合成鞣剂等都是以4,4-二羟基二苯砜、甲醛为原料制成的含铬鞣剂,性能较好,但产品中的游离甲醛含量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含铬鞣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能够改善传统方法中用甲醛作为交联剂的缺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游离甲醛含量;这种新型含铬鞣剂经加入填充性物质后可以调节铬配合物的配体大小,有效提高坯革的丰满性,并且鞣制过后的皮革手感柔软丰满,颜色浅淡,具有较高的收缩温度,加脂染色性能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酚羟基物与有机鏻盐合成砜缩合物中间体,然后与各种有机酸混合,然后调节混合物pH值至酸性,再与碱式铬盐在80-90℃及酸性条件下复配络合,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含铬鞣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铬鞣剂,其按重量计包含:
酚羟基物 10-100份
有机鏻盐 10-200份
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1-100份
有机酸和/或无机酸 1-200份
铬粉 10-100份,以及
水 10-200份。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铬鞣剂按重量计可以包含:
酚羟基物 10-60份
有机鏻盐 30-70份
有机酸和/或无机酸 10-50份
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10-80份
铬粉 30-80份,以及
水 10-150份。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酚羟基物可以选自双酚A、双酚S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鏻盐可以选自四羟甲基硫酸鏻(THPS)、四羟甲基氯化鏻(THPC)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碱可以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混合物,所述有机碱可以选自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其混合物。由于成本原因,所述无机碱优选是氢氧化钠。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酸可以选自甲酸、乙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醛酸、乙醇酸或其混合物,所述无机酸可以选自稀硫酸、稀盐酸、磷酸或其混合物。
在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含铬鞣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酚羟基物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有机碱和/或无机碱使pH值至碱性,升高温度到约55-60℃,加入有机鏻盐,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高于约65℃,加料完毕升温到约95-100℃,反应约6-8小时,降温后加水稀释,得到A料;
(2)将A料和有机酸投入反应器中,在控制温度约55-60℃下反应约1小时,再用有机酸和/或无机酸调节pH值至酸性,得到B料;
(3)将铬粉、B料、有机酸和水投入反应器中,控制温度在约80-90℃,反应约3小时,降温至约50℃以下,有机酸和/或无机酸使pH值至酸性,得到含铬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泛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6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邮件手写批注及显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胶干燥过程中湿胶粒的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