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工程机械的缆线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6698.2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B65H7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工程机械 缆线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搭载在自行走式工程机械上用于整齐地卷绕缆线的缆线引导装置,尤其是涉及将与设于外部的电源连接的电源缆线整齐地卷绕的电动式工程机械的缆线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缆线引导器是用于将纵长的缆线卷绕在鼓上不可缺少的装置,已提出有用于在鼓上多层、多列地整齐地卷绕的各种构造、方式。
在进行一般的缆线铺设、缆线更换时所使用的缆线引导器是,将缆线从缆线卷轴通过缆线移动用的滑轮等引导至缆线支承位置。卷轴和缆线支承位置不发生相对移动等的位置变化,只要能与卷轴的卷绕层、卷绕列正确地相对应即可。
另一方面,搭载在电动式工程机械上的缆线卷取装置需要与搭载车辆的位置无关地相对于另一端缆线固定位置圆滑地进行缆线的卷取、放出。
对于该要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缆线引导装置相对于缆线卷轴位于缆线方向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该方案中,卷取卷轴、缆线引导装置以能够相对于框架转动的方式被配置在支承臂上,从而能够正确地确保缆线相对于缆线引导器的出入角。但是,在支承框架所保持的缆线卷轴、缆线引导装置等不能被轻量化的情况下,这些重量负荷被施加在卷取缆线上,有可能导致缆线发生不良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技术:设置有进行缆线的卷取和放出的缆线卷轴、缆线引导器以及驱动它们的缆线卷轴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7、8)。在该缆线卷取装置中,由于通过缆线引导器的缆线从电源侧的进入角度,有可能引起缆线与缆线引导器的辊支承部分干涉,或是损坏缆线引导器等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具有两端开放的整体呈矩形的框体、和在该框体内相互隔开间隔而平行配置的一对横辊部件及一对纵辊部件,各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框体上,在一对横辊部件之间及一对纵辊部件之间穿插缆线。但是,在该方案中,存在缆线与矩形的框体的缘边干涉的情况,有可能导致阻力变大,缆线包裹层被破坏。而且,该缆线引导器难以应对在大角度范围内卷取缆线。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3-1163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80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9-2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对缆线的进入方向的变化且能够延长缆线的寿命的轻量的电动式工程机械的缆线引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是一种电动式工程机械的缆线引导装置,被搭载在下部行走体的后方,用于在电源缆线的卷绕、放出时对所述电源缆线进行引导,所述电源缆线用于从设于外部的电源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行走体的后方设置有供电用缆线卷轴组装体,所述供电用缆线卷轴组装体具有组装体架、缆线卷轴和缆线引导器,所述缆线引导器以与所述缆线卷轴相邻的方式设于所述缆线卷轴和所述电源之间的所述组装体架上,并且以相对于所述缆线卷轴沿车身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缆线引导器具有缆线引导器主体架,在所述缆线引导器主体架内的所述缆线卷轴侧的端部,设有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能够旋转的两个卷轴侧横辊,在这两个卷轴侧横辊的后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能够旋转的两个卷轴侧纵辊,所述卷轴侧横辊和所述卷轴侧纵辊被配置成彼此相接近但不接触,在所述缆线引导器主体架内的所述电源侧的端部,设有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能够旋转的两个电源侧横辊,在这两个电源侧横辊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能够旋转的两个电源侧纵辊,这些电源侧横辊和电源侧纵辊被配置在同一面内,所述电源缆线穿过由所述电源侧横辊和所述电源侧纵辊所围成的空间以及由所述卷轴侧横辊和所述卷轴侧纵辊所围成的空间。
根据第一发明,由于电源缆线的角度变换部分必须与能够旋转的辊接触,因此能够应对电源缆线的进入角度的变化,不会使对电源缆线表面的阻力和包裹层磨损增大,能够延长电源缆线的寿命。另外,由于缆线引导器能够往复移动,所以能够将电源缆线多层地卷绕在大径、大宽度的缆线卷轴上,缆线卷轴的卷取容量变大。另外,还能够卷绕直径大的电源缆线。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与所述缆线引导器主体架内的所述缆线卷轴侧的端部相比,所述缆线引导器主体架内的所述电源侧的端部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向左右扩开。
根据第二发明,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应对电源缆线的进入角度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6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