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粳稻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综合改良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6887.X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志;吕强;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彭廷;宋兴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14 | 分类号: | A01N59/14;A01N43/12;A01N37/4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粳稻 不完善 性状 综合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粳稻植物生长改良剂,更具体地涉及粳稻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综合改良剂。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水稻生产永恒的主题。稳定单位面积上的适宜穗数、提高实粒数和粒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途径。影响实粒数的主要因素是空秕粒,重点是籽粒不饱满的秕粒,就是灌浆不充分、粒重低的不完善籽粒(青米和死米),这些不完善籽粒所占比例高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外观品质特别是垩白品质很差,基本没有商品利用价值。因此,减少不完善粒率(不完善籽粒所占比例)是提高单位水稻面积产量、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调控目标。
遗传改良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是重要技术途径,但不完善粒率和垩白的形成受环境条件和植株自身生理活性影响很大,通过遗传育种途径改良不仅周期长、效果差,而且难度很大。传统的栽培措施,如增施穗肥、节水灌溉等措施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产实践中的效果不明显。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内源激素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或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因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显著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围绕水稻充实灌浆和垩白性状,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喷施生长素IAA(杨建昌,2002)、ABA(杨建昌,1995;王志琴等,2004;柏新村等,1989;赵步洪,2004;刘奇华等,2006)、细胞分裂素(孙建峰,2007;彭建伟,2003;蔡永萍,1996)、GA(殷国平,2008;王志琴等,2004;杨建昌,1995;黄升谋等,2006)、乙烯(赵步洪,2006)、多胺(王志琴等,2007)、6BA(李国锋等,2000)。但这些生长调节剂基本上是进行科研试验研究所用,同时由于主要是单一类激素,加上各种研究手段的限制,研究结果差别很大,至今所取得研究进展不大,在生产中基本没有推广应用。肖浪涛发明了一种专门针对早籼稻籽粒充实度生长调节剂(CN101755839A)、垩白改良剂(CN100409746C),并建立了一种早籼稻的垩白改良栽培技术(CN101743870A)。目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针对籼稻的籽粒充实和垩白性状进行调节,针对粳稻的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同时进行调控的植物生长物质改良剂尚未见报道。
众所周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调节剂的组合物种类以及组分、浓度、剂量不同,加上喷施时期、部位不同,其作用效果差异悬殊甚至截然相反。因此,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组合种类在生产中不易掌握。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赤霉素、脱落酸、硼酸在粳稻孕穗灌浆期以适当的浓度混合使用,可以协同发挥较单独使用更大的减少不完善粒率、改善垩白性状和增加产量的作用。因此,目前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效果稳定、使用简便、高效无污染的复合制剂,其中配合适当的溶剂与适当的乳化剂,这种制剂不仅有利于降低不完善粒率、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垩白性状、提高稻米品质,还对作物无毒、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粳稻不完善粒率低、产量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见效快、成本低且安全、无污染的综合改良剂。
一种粳稻不完善粒率和垩白性状综合改良剂,包括赤霉素、脱落酸、硼酸、溶剂和乳化剂。
所述的改良剂,以一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计的组分范围如下:
赤霉素 3.0-9.0
脱落酸 1.5-4.5
硼酸 30.0-90.0
溶剂 5.0-15.0
乳化剂 1.0-5.0
所述的改良剂,以一升水溶液中所含重量克计的最佳组分范围如下:
赤霉素 6
脱落酸 3
硼酸 60
溶剂 10
任一所述的改良剂,所述的溶剂是丙酮或乙醇或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良剂,所述的溶剂是浓度为95%的乙醇。
任一所述的改良剂,所述的乳化剂是吐温20或吐温80或吐温20和吐温80的混合物。
所述的改良剂,所述的乳化剂是吐温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6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酥饼的配方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组合除草悬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