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类型通信终端的业务触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7315.3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H04W60/00;H04W6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类型 通信 终端 业务 触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类型通信终端(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简称MD)的业务触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M2M(Machine to Machine(Communication),机器对机器(通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概念,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简单的说,M2M就是机器的互联网,实现手段包括各种联网的技术。M2M技术的目标就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其核心理念就是网络一切(Network Everything)。M2M的通信对象为机器对机器或者人对机器。一个或多个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定义为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型通信),这种情况下较少需要人机互动。参与MTC的机器,定义为MTC设备(MTC Device,简称为MD)。MTC设备是MTC用户的终端,可通过PLMN网络与MTC设备、MTC服务器进行通信。图1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架构下的MTC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MTC设备是通过运营商网络和MTC服务器通讯的终端设备,MTC用户设备(MTC UE)通过MTC服务器(MTC Server)和PLMN网络相连,MTC服务器为MTC用户设备提供服务,其中,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为演进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为分组数据网络网关,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为归属用户服务器。
非接入层是在接入层之上的协议层,用于终端和核心网直接通信。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用EPS(Evolved PacketSystem,演进分组系统)移动性管理(EMM)状态(EMM-DEREGISTERED或EMM-REGISTERED)反应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是否已经在核心网网元MME(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注册;NAS层用EPS连接管理(ECM)状态(ECM-IDLE或ECM-CONNECTED)反应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中UE的连接特性,也就是UE是否有PDN(Packet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连接。对于一个开机使用的UE,首先应该注册到一个服务网络中。只有当UE合法地进行了注册,网络才能为UE提供服务。UE注册到网络的过程被称为附着,在附着过程中将UE的相关位置信息、能力信息等等级到关联的网络实体。附着过程还为UE建立“永远在线”的连接,同时为UE分配IP地址。附着执行后,UE的状态由EMM-DEREGISTERED迁移到EMM-REGISTERED,在核心网记录UE的位置信息,核心网相关节点中建立UE上下文,为UE提供业务做好准备,并且UE需要执行周期性的TAU(Tracking and Updating,跟踪与更新)过程。
在MTC网络架构中,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会议提出MTC终端在没有业务时处于非附着(not attached)状态。这样做可以使MD(MTC Device,MTC设备)在没有业务时减少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流程,比如周期性的TAU过程,这样可以减少网络中的信令数量,并且减少了MTCDevice的耗电量。然而,MTC终端常处于not attached状态带来的问题就是核心网网元MME没有获取MTC Device的位置信息,有业务数据需要传输时,无法通过paging过程唤醒MTC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