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焙烧制备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7791.5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伦;谢太平;徐龙君;王星敏;丁世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53 | 分类号: | B01J27/053;C07C69/14;C07C6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焙烧 制备 磁性 固体 强酸 催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机磁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催化剂是以磁性介质为基体,负载一种催化剂而得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其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在减少工业废物的排放有较大贡献的同时,也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可取代液体酸催化剂。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能降低生产成本。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可用于催化合成羧酸酯类物质,如乙酸正丁酯。乙酸正丁酯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有美国、西欧、日本等。1980年,仅美国乙酸正丁酯的产量就达到5.72万吨,1990年即上升到11.46万吨,近几年又有明显增加。目前,我国乙酸丁酯生产厂家有50多个,总生产能力约7万吨/年,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部分产品需从日本、美国等进口。随着涂料行业、人造制革业以及油墨、塑料化工、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乙酸正丁酯的需求量将有大幅度提高。传统上羧酸酯类的合成都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但存在设备易腐蚀、副反应多、废酸排放污染环境等诸多弊端;。近年来已发现氨基磺酸、结晶固体酸、杂多酸、无机盐等均可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催化剂与产品不易分离、催化剂回收率偏低。因此,研究乙酸正丁酯合成高效、易于分离的磁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锶渣是指锶盐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它是主要产生于碳酸锶生产的浸取工艺。废渣主要来源于浸取后未反应的矿石以及煤的固体杂质等。据统计,每生产1t碳酸锶将产生2.5t的浸取渣。锶渣的堆存占用土地,污染水体(含地下水)、污染大气、破坏周围生态环境。锶渣的大量堆积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对锶废渣进行综合利用是治理其污染的最重要途径。目前锶渣的主要用于铺路、生产水泥等低层次利用,而从回收其中有用成分的角度进行的利用相对较少。因此,将锶渣中的有用成分进行综合利用,不但能降低其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可减少资源浪费,是治理锶渣的有效途径。
现有无机磁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矿物学报》2009年12月第29卷第4期中的“TiO2-I-/γ-Fe2O3磁性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一文,公开的方法是以四氧化三铁和钛酸正丁酯及氢碘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即:先在钛酸正丁酯的乙醇溶液中,缓慢滴加乙醇和水及盐酸的混合溶液,当溶液呈溶胶状时,加入氢碘酸的乙醇溶液,搅拌后加入四氧化三铁进行超声分散,同时恒温强搅拌,并加入去离子水直至形成凝胶状后再烘干。将烘干后的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而得成品。该方法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制备工艺步骤复杂,生产设备较多,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较高。(2)因磁性基体四氧化三铁的磁学性能较差而导致回收较困难,最终导致催化剂的回收率低,资源利用不充分,又污染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模式,又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3)元素掺杂范围较窄导致其应用范围狭窄,不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无机磁性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浸渍焙烧制备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催化剂回收方便,并能重复利用,符合绿色化学及节能减排的模式,并能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浸渍焙烧制备锶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方法,以工业锶渣为原料,先制备出碳酸锶,再经共沉淀法制备出锶铁氧体(SrFe12O19),然后再以锶铁氧体作为磁性基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得成品。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1)提取碳酸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绕组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永磁转子及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