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7899.4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中;李承宰;姜有名;安载都;梁在敏;李廷宪;宋炳烈;黄在贤;金性洙;鲁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池 | ||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每个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涂覆区以及具有第一对准开口和第二对准开口的第一未涂覆区,
多个第二电极,每个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涂覆区以及具有第三对准开口和第四对准开口的第二未涂覆区,
隔板,在每个第一涂覆区与每个第二涂覆区之间;以及
壳,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述第二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述第三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述第四对准开口彼此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开口在所述第一未涂覆区的第一半上以及所述第二对准开口在所述第一未涂覆区的第二半上,以及其中所述第三对准开口在所述第二未涂覆区的第一半上以及所述第四对准开口在所述第二未涂覆区的第二半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电极组件延伸,以及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电极组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密封所述壳的至少一个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被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具有第一连接开口和第二连接开口的第一电流收集板以及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具有第三连接开口和第四连接开口的第二电流收集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多个紧固件,其中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每一个穿过所述对准开口的相应一个和所述连接开口的相应一个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紧固件包括螺母和螺钉、铆钉或焊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壳包括第一叠片和第二叠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多个紧固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每个都通过所述多个紧固件的相应一个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紧固件的每一个均穿过所述对准开口的相应一个插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开口、所述第二对准开口、所述第三对准开口和所述第四对准开口是圆形或卵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开口与所述第二对准开口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三对准开口与所述第四对准开口之间的距离。
14.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电极,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涂覆区以及具有多个第一对准开口和多个第二对准开口的第一未涂覆区;
第二电极,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涂覆区以及具有多个第三对准开口和多个第四对准开口的第二未涂覆区;
第一隔板,在所述第一涂覆区与所述第二涂覆区之间;
第二隔板,形成所述电极组件的外层;以及
壳,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一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有的所述第二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有的所述第三对准开口彼此对准,所有的所述第四对准开口彼此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折叠或卷绕。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开口、所述第二对准开口、所述第三对准开口和所述第四对准开口是圆形或卵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8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存储模块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介入系统的运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