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8196.3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包括声源和与所述声源相隔一定距离的监测麦克风和待测压差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还包括内壁光滑的行波管,所述行波管一端与所述声源对接、另一端设有吸声尖劈,所述吸声尖劈内设有吸音材料,所述监测麦克风和待测压差麦克风插入于行波管内,所述声源发出的声压通过行波管到达所述监测麦克风和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管设有管壁,所述管壁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管壁的测试孔,所述监测麦克风和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由所述测试孔插入于所述行波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波管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其截面呈正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麦克风与所述吸声尖劈距离一个吸声尖劈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源为全频带扬声器,所述监测麦克风为压强型的标准1/2寸麦克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还设有耦合腔,所述行波管通过接通所述耦合腔与所述声源对接,所述耦合腔与所述声源对接的一端其截面形状和所述声源形状一致、与所述行波管接通的一端其截面形状和所述行波管的形状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孔包括若干用于测试待测压差麦克风的第一测试孔和与所述第一测试孔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二测试孔,所述监测麦克风由所述第二测试孔插入于所述行波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差麦克风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孔为圆台状,其设有3个且等距离相隔。
9.一种压差麦克风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声源,所述声源为全频带扬声器;
提供一监测麦克风,其与所述声源相隔一定距离;
提供一行波管,其一端与所述声源相连、另一端设有吸音尖劈,所述吸音尖劈内设有吸音材料,所述行波管上设有若干第一测试孔和与所述第一测试孔不在同一平面的第二测试孔,所述第一测试孔包括第一测试孔甲、第一测试孔乙和第一测试孔丙;
提供若干待测压差麦克风;
提供音频分析仪,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声源、监测麦克风和待测压差麦克风;
将所述监测麦克风和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分别由第二测试孔和第一测试孔甲插入于行所述波管内,将未插入待测麦克风的所述第一测试孔乙和所述第一测试孔丙密封,再将所述声源发出的声压通过所述行波管到所述监测麦克风和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通过音频分析仪分析测试结果;
同理,将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换到第一测试孔乙或第一测试孔丙进行测试,分析比较测试结果,以待测压差麦克风的测试值最接近所需理论值的位置确定为最优的测试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差麦克风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进行工装,使其上部设置为柱形杆,中部为与所述第一测试孔相配合的圆台状塞子,下部为一细杆固定所述待测压差麦克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1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