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组合螺旋式抛光路径的抛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8365.3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戴一帆;解旭辉;袁征;廖文林;段纬然;沈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杨斌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组合 螺旋式 抛光 路径 工艺 | ||
1.一种采用组合螺旋式抛光路径的抛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去除函数:应用抛光工艺过程进行去除函数试验获取去除函数;
(2)抛光路径规划:以待加工光学镜面的中心作为极坐标原点进行抛光路径规划,其中靠近极坐标原点的中心区域规划为等面积增长螺旋线形的抛光路径,中心区域以外至待加工光学镜面边缘的区域规划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的抛光路径;两种抛光路径衔接后形成组合螺旋式抛光路径;
(3)建立抛光路径方程:根据步骤(2)中规划的组合螺旋式抛光路径建立以下组合螺旋线方程
式(1)中,r表示极轴长度,θ为旋转角度,b为等面积增长螺旋线参数,a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参数,θ1=[b(2a)]2,θ2=b2/(2a2);
设抛光路径上第i点Pi的坐标表示为(θi,ri),其中θi=iφ,φ为抛光路径上抛光点的角度增量,1≤i≤n,n为满足加工面积需要的加工点总数,则组合螺旋线方程的离散形式为:
(4)检测面形误差分布:利用面形检测装置对待加工光学镜面进行误差检测,获取待加工光学镜面的面形误差分布数据;
(5)确定驻留时间密度分布:根据获取的去除函数和待加工光学镜面的面形误差分布数据,计算抛光过程中的驻留时间密度分布,得到驻留时间密度分布矩阵T1;
(6)确定抛光路径上各点的驻留时间:抛光路径上各点Pi的驻留时间ti的计算公式为ti=Ciτi,其中,τi为抛光路径上点Pi处的驻留时间密度分布值,由驻留时间密度分布矩阵T1确定;Ci为抛光路径上点Pi所覆盖的面积,Ci的计算公式为
式(3)中,θi为抛光路径上点Pi处的旋转角度;
(7)抛光加工:根据步骤(6)确定的抛光路径上各点Pi的驻留时间ti沿所述的组合螺旋式抛光路径对待抛光光学镜面进行抛光,完成抛光加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低调节功能的座椅
- 下一篇:激光脱发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