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8581.8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志;计立;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74 | 分类号: | C07D277/7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硫基 噻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5-bromo-2-(ethylthio)benzo[d]thiazole)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其分子式为C9H8BrNS2,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是合成新型癌症治疗药物酶激抑制剂IGF-1R的重要中间体,在专利WO2007056170中,所采用的合成方法是以2-巯基-5-溴苯并噻唑为原料与卤代烃反应制得目标产物。根据文献(W.A.Boggust and W.Cocker,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Resumed)1949,355-362.)报道,在苯并噻唑环5位上引入的溴原子的方法:经硝化和还原得到5-氨基苯并噻唑,再经重氮化和Sandmeyer反应可得到相应的溴代产物。该方法在相应的化合物合成中得到了应用(A.McKillop,T.S.B.Sayer and G.C.A.Bellinger,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76,41,1328-1331.)。
上述方法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合成路线长,硝化、重氮化均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反应收率较低,三废排放大,生产成本高。
式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洁、收率高、成本低、三废排放少的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为苯并噻唑环5位上引入的溴原子提出一种更先进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回流状态,然后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再滴加溴乙烷,于回流状态进行反应,直至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完毕(反应时间为1.5~2.5小时);氢氧化钠与2-巯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为1.0~1.2∶1,溴乙烷与2-巯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为 1.0~1.2∶1;
2)、待步骤1)所得的产物冷却至室温后,分相(静置即可分相),将分离出的有机层溶于二氯甲烷,用水洗涤,干燥,最后减压蒸馏,得到2-乙硫基苯并噻唑;
3)、将2-乙硫基苯并噻唑溶于低级卤代烃中,加热至低级卤代烃的沸点,然后加入作为溴化试剂的N-溴丁二酰亚胺(NBS)保持上述反应温度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0小时;N-溴丁二酰亚胺与2-乙硫基苯并噻唑的摩尔比为1.2~1.8∶1;
4)、待步骤3)所得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以除去作为副产物的丁二酰亚胺,将所得的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除去滤液所含的溴(仅含少量溴);干燥,再减压蒸馏除去低级卤代烃,得到橙红色的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蜡状固体产物。
作为本发明的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的改进:将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蜡状固体产物于醇类溶剂中重结晶,得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片状晶体产物。
作为本发明的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15~25%;乙醇的用量为:每mmol的2-巯基苯并噻唑对应5~10mL的乙醇。
步骤3)中的低级卤代烃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或二氯乙烷;因此加热至低级卤代烃的沸点一般是指加热至40℃~80℃。低级卤代烃的用量是:每mmol的2-乙硫基苯并噻唑对应1~20mL的低级卤代烃。
重结晶所用的溶剂为低级脂肪醇;例如为甲醇、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
本发明所得的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经测定,其分子式为C9H8BrNS2,其结构式如S-1所示,纯品为白色片状晶体,熔点75.0~75.8℃,溶于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根据MS谱图、1H NMR谱图和13C NMR谱图,确定其为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
本发明首先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与溴乙烷反应制备2-乙硫基苯并噻唑,再以NBS为溴化试剂,以二氯甲烷、氯仿或四氯化碳等低级卤代烃作为溶剂,制备2-乙硫基-5-溴苯并噻唑。
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减压蒸馏所除去的溶剂(即低级卤代烃)可回收套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