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8628.0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颗粒 燃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场和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中常用燃料一般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这些石化燃料不可再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这些石化燃料将在百年后枯竭;同时,因石化燃料大量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源危机和气候威胁,迫使人们大力寻找新型能源。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主要用于气化和燃烧。2005年,世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量已经超过了420万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年产总量6.04亿吨,林产工业木材剩余物的数量为4000万立方米;造纸业产生的木材剩余物的数量约1万立方米;甘蔗渣的年产量约为4000万吨;粮谷加工厂排出的谷壳量每年达4000万吨。但每年都有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被白白废弃或自行腐烂,有的则直接焚烧处理,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开发这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势在必行。由于生物质中储存的能力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从循环角度讲,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研究表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含硫量和含氮量低,易着火,燃烧效率高,灰分含量小,燃烧后,SO2和NOX以及烟尘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要小得多,是一种清洁能源。其来源广泛,可再生,受自然条件限制少。开发应用生物质能源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经济,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不但占用大量耕,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国家已将炼油厂等工业产生的含油污泥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炼油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含油污泥的处理最终目的是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目前,含油污泥常用处理方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但这些方法的应用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较彻底,但萃取剂价格昂贵;焚烧法能够达到减量化、无害化,但焚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污染,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含油污泥中油烃类降解,一般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将烃类降解,并会产生一定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含油污泥转换为生物质颗粒,真正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原则。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生物颗粒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含油污泥进行浓缩;
(2)浓缩后的污泥加入絮凝剂混合反应,对絮凝后的污泥进行脱水;
(3)脱水后的污泥与生物质物料按比例用搅拌机混合搅拌,同时加入防腐剂;
(4)搅拌混匀后的物料通过挤压成型机挤压成型。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原料中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含油污泥10%~30%、生物质物料65%~88%、防腐剂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是将汇集或收集到污泥池中的含油污泥经污泥提升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在浓缩池中污泥通过重力沉降2~6h,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为90%~9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是将步骤(1)浓缩处理之后的污泥输送至管道混合器,投入絮凝剂混合反应,絮凝后的污泥输送至脱水设备,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为70%~80%。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混合均匀后的物料通过挤压成型机,根据需要生产出不同形状复合生物质颗粒,此时复合生物质颗粒的含水率为25%~3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挤压成型后的产品采用饱和蒸汽温度160℃干燥,干燥后产品含水率为14%~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所述生物质物料在混合搅拌前经粉碎至粒径为5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雷击计数器的自动连续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信号监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