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面银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印刷品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8900.5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炜;于典;崔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B42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面银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印刷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面银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印有该油墨的印刷品。
【背景技术】
镜面银油墨是由特殊的金属铝浆和树脂作为基本材料,辅加以合适的第一溶剂调和配制而成,适用于透明薄膜背面印刷,正面能看到金属色镜面效果。而在现有的镜面银油墨产品中,大多只能保证在印刷过后展现出镜面效果,而当应用于模内贴标注塑(IML)制造工艺时,都无法承受住注塑段的两三百摄氏度的高温,导致镜面效果大为减弱,其与基材的附着力也会明显降低。
在已知的镜面银油墨制作过程中,铝浆的研究被广泛关注,其次为第一溶剂的选择,但这些往往只是针对油墨的印刷效果和质量所作的改善,比如增加金属光泽或镜面光泽,防止锯齿、针孔、透色,保证油墨与底材间有良好的附着力。铝浆大多选择为薄片状,厚度0.01~0.5μm(微米),粒径10~30μm(微米)之间;使用的第一溶剂可选择酯类、醚类、酮类以及芳香族烃类中的沸点较高,挥发较慢的一种或多种;而在对树脂的选取上,有用到包含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氯醋共聚树脂以及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共性是对铝浆中的铝片都有良好的分散性,并有利于铝浆与底材之间的附着,但在耐热性方面都没有特别之处。当把上述油墨的印刷制品放进模具注塑时,3~5秒两三百摄氏度的瞬间高温以及高速流动的塑胶料的冲击,使得本已成膜的树脂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平整的铝膜出现了深浅不一的微裂纹,光线在上面就会更多地发生漫反射甚至无法反射,从而显得发白发雾,减弱了镜面效果;甚至墨膜与底材分子间的机械咬合力、静电引力以及化学键遭到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墨膜与底材分子之间的附着力。
CN101381536公开了一种装饰纸专用纳米级油墨及其生产方法。该油墨由水溶性色粉、氨溶性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醚类表面活性剂、水、消泡剂和异丙醇配制而成。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但其丙烯酸树脂采用氨溶性改性,未对聚氨酯树脂进行改性。这样的产品,当应用于IML制造工艺时,无法承受住注塑段的两三百摄氏度的高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镜面银油墨耐热温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镜面银油墨。这种镜面银油墨,可应用于IML工艺,在经受注塑300摄氏度以内瞬间高温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镜面效果及附着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面银油墨,包括铝浆,主体树脂,第一溶剂及助剂,其中,主体树脂由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改性丙烯酸树脂组成。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镜面银油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含量(wt%)备料:
铝浆 45~59;
主体树脂 20~30;
第一溶剂 20~30;
助剂 0.5~1.5;
(2)将第一溶剂、助剂、铝浆、主体树脂依次混合,且每加入一种就充分搅拌均匀,所述主体树脂为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CAB改性丙烯酸树脂按比例配制得到。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刷品,该印刷品是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镜面银油墨对底材进行了印刷的印刷品。所述的底材是塑料片材,其组成成分是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聚乙烯(PE)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公开的镜面银油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其应用面更广,可以跟IML工艺相结合,展现出新的装饰效果,甚至可以替代传统只有金属才能达到的外观效果,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采用本发明公开的镜面银油墨印刷得的印刷品具有良好的镜面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的镜面银油墨,包括铝浆,主体树脂,第一溶剂及助剂,主体树脂由醚改性聚氨酯树脂和CAB改性丙烯酸树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8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件快速复合精密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对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