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障碍对线路视距和高差的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9330.1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刘治稳;郭向阳;张志刚;姚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G01C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障碍 线路 视距 高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障碍对线路视距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新建或检修后的输电线路在投运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送电线路视距、高差测量检查是输电线路测量检查的必备项目,依据规范规定,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测量的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1/200,对向不应大于1/150;在长期用经纬仪视距法对线路视距、高差测量检查过程中发现,对有树林、农作物障碍的情况下,按传统的方法测量时,需清除线路通道,将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对跨越沟、河或人员无法到达的线路更不能随即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视距、高差测量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障碍对线路视距和高差的测量方法。本测量方法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视距、高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障碍对线路视距和高差的测量方法,采用两次测角法,包括:
1、跨障碍的测量与计算,在A点对中整平,对准目标测一个仰角α, 在第一支点至测点延长线上,量出距离,测出高差作为第二测点;对准同一个目标测一个仰角β;通过两支点地面高差和仪器高度计算出两支点仪器横轴水平线之差,求出视距和高差;
1)两支点仪器横轴水平线等高时的计算公式:
高差H=E/(tan (90°—α)—tan (90°—β))
视距 L= H/tanα;
2)两支点仪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跨障碍测量及计算,通过E1或E2求出E值,在求视距、高差;水平线不等高时的计算公式:
a.当第一支点仪器水平线横轴比第二支点高时,先通过E1求出E值,再求视距和高差;视距高差的计算公式:
E = E1+H1/tanβ H=E/(tan (90°—α)—tan (90°—β)) L= H/tanα
b.当第一支点仪器水平线比第二支点低时,先通过E2求出E值,再求视距和高差;视距高差的计算公式:
E = E2—H2/tanβ H=E/(tan (90°—α)—tan(90°—β))L= H/tanα
2、采用程序计算器编制测量程序和操作程序
a.用程序计算器进行计算:程序计算器按如上视距和高差公式进行简单编程,在进行检验,在进行视距和高差计算时,只用输入α、β和E值,然后按一下结果键,即可同时求A、B 两点的水平距离L和高差H;;减少了工作程序和计算步骤,降低了计算差错率,一次编程重复使用;
b.程序计算器的编程:采用可编程计算器编程两侧点等高时的视距和高差的测量计算程序及操作程序:
视距和高差计算公式编程
视距和高差计算公式及程序源:
SJGC H=E/(tan (90°—α)—tan (90°—β)) (E A B);
L= H/tanα (H A);
操作程序包括:编写程序名称:SJGC是视距、高差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编计算公式H=E/(tan (90°—α)—tan (90°—β));L= H/tanα;输入E值,在A输入竖直角观测值α,在B输入竖直角观测值β;当程序源参数相同,计算时不用重复输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优越性:
一种跨障碍对线路视距和高差的测量方法,是针对常规视距法测量在线路测量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出来的,本发明采用两次测角法,并通过程序计算器编程实现快速准确的对视距与高差测量的计算。能够跨障碍测量,在复杂地形该方法和常规视距法测量相比,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了因受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测量。具有测量数据准确、精度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如:与常规视距法测量相比:
1)在交通不便需绕路,跨沟,上山的大档距测量检查传统方法:工器具需要经纬仪一台、塔尺一根、对讲机两部,需1—2个小时。本发明仅需10—20分钟,消除了很多绕路、跨沟等不安全隐患,也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因只需正确测点,不借助塔尺读数,测量精度远远高于传统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面积TiB-TiC增强钛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影像的解码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