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元件、其形成方法及封装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9468.1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见翎;吴逸文;刘重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0 | 分类号: | H01L23/00;H01L23/31;H01L23/48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元件 形成 方法 封装 组件 | ||
1.一种集成电路元件,包括:
一凸块结构,设置于一半导体基底上,其中该凸块结构包括一顶部表面及一侧壁表面,且该半导体基底包括一表面区邻接该凸块结构的该侧壁表面;以及
一L型保护结构,覆盖该凸块结构的该侧壁表面,且延伸至该半导体基底的该表面区,
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由一非金属材料层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元件,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包括一介电层、一高分子层或前述的组合的其中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元件,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包括一氮化硅层、一聚酰亚胺层或前述的组合的其中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元件,其中该凸块结构包括一导电柱,其中该导电柱包含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电路元件,其中该凸块结构包括一覆盖层在该导电柱上,以及一焊锡层在该覆盖层上,其中该覆盖层包括Ni层。
6.一种封装组件,包括:
一第一基底;
一凸块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基底上,其中该凸块结构包括一凸块下金属层设置于该第一基底上,以及一铜柱设置于该凸块下金属层上,且该凸块结构具有一侧壁表面邻接该第一基底的一表面区;
一L型保护结构,覆盖该凸块结构的该侧壁表面,且延伸至该第一基底的该表面区,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由一非金属材料层形成;
一第二基底;以及
一接合焊锡层,设置于该第二基底与该凸块结构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组件,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包括氮化硅层、聚酰亚胺层或前述的组合的其中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组件,其中该凸块结构具有一顶部表面低于或共平面于该L型保护结构的一上表面。
9.一种形成集成电路元件的方法,包括:
形成一凸块结构在一半导体基底上,其中该凸块结构具有一顶部表面及一侧壁表面,且该半导体基底具有一表面区未被该凸块结构覆盖;
形成一非金属保护层在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与该侧壁表面上,以及该半导体基底的该表面区上;以及
从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移除该非金属保护层,使得该非金属保护层的一残余部分形成一L型保护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形成集成电路元件的方法,其中移除该非金属保护层的步骤包括进行一化学机械研磨工艺,暴露出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其中在移除该非金属保护层的步骤之后,该非金属保护层的一上表面与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共平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形成集成电路元件的方法,其中移除该非金属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一光致抗蚀剂层在该非金属保护层上;
形成一第一开口在该光致抗蚀剂层内;
形成一第二开口在非金属保护层内,其位置对应至该第一开口,暴露出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以及
移除该光致抗蚀剂层;
其中在移除该非金属保护层的步骤之后,该非金属保护层的一上表面高于该凸块结构的该顶部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形成集成电路元件的方法,其中该L型保护结构包括氮化硅层、聚酰亚胺层或前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4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转向桥控制系统、方法及工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客车气冲节水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