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9849.X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袁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俊海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泡 浓度 优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体系,起泡剂的筛选与评价是所有泡沫流体应用中的重要工作,不同的应用目的,对于起泡剂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类型的起泡剂适应性有较大的差别,泡沫压裂液对于起泡剂主要有以下要求:
(1)起泡性能好,泡沫基液与气体接触后可产生大量泡沫,即泡沫体积膨胀倍数高。
(2)泡沫具有较好稳定性。
(3)抗污染能力强,与其它流体配伍性好。
(4)用量少,成本低。
(5)起泡剂制造原料充分,供应货源广泛。
起泡剂性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起泡能力,另一方面是稳定性。
常用的起泡剂主要有阴离子型起泡剂、非离子型起泡剂、复合型起泡剂、高聚物型起泡剂等几种类型,各种起泡剂基本的起泡性能差别较大。
起泡剂浓度是影响起泡体积和半衰期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后续评价的基础。在确定起泡剂浓度时既要考虑泡沫的性能,也要考虑经济性。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起泡剂的起泡体积和半衰期,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泡沫综合值,并以此作为主要评价参数,确定后续使用中起泡剂的使用浓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该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能确定出起泡剂的最佳浓度,且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成本低、利于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起泡剂溶液加入不同的量杯中;
(b)分别进行高速搅拌一定时间后,关闭搅拌器开关;
(c)马上读取各个量杯中的泡沫体积,从而得到多个泡沫体积数据,该泡沫体积即为起泡剂的发泡能力;
(d)分别记录各个量杯从泡沫中析出50ml液体所需的时间,作为泡沫的半衰期,从而得到多个半衰期,即为起泡剂的稳定性;
(e)比较上述步骤得到的泡沫体积数据和半衰期,从而确定最优的起泡剂浓度。
所述步骤(a)中,起泡剂溶液均为100ml。
所述步骤(a)中,起泡剂溶液的浓度均为1.00g/L。
所述步骤(b)中,搅拌速度大于1000r/min。
所述步骤(b)中,搅拌速度为8000r/min。
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间为3分钟。
所述起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起泡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确定出起泡剂的最佳浓度,且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成本低、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起泡剂泡沫综合值与起泡剂浓度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起泡剂浓度的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起泡剂溶液加入不同的量杯中;
(b)分别进行高速搅拌一定时间后,关闭搅拌器开关;
(c)马上读取各个量杯中的泡沫体积,从而得到多个泡沫体积数据,该泡沫体积即为起泡剂的发泡能力;
(d)分别记录各个量杯从泡沫中析出50ml液体所需的时间,作为泡沫的半衰期,从而得到多个半衰期,即为起泡剂的稳定性;
(e)比较上述步骤得到的泡沫体积数据和半衰期,从而确定最优的起泡剂浓度。
所述步骤(a)中,起泡剂溶液均为100ml。
所述步骤(a)中,起泡剂溶液的浓度均为1.00g/L。
所述步骤(b)中,搅拌速度大于1000r/min。
所述步骤(b)中,搅拌速度为8000r/min。
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间为3分钟。
所述起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起泡剂。
起泡剂浓度是影响起泡体积和半衰期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后续评价的基础。在确定起泡剂浓度时既要考虑泡沫的性能,也要考虑经济性。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起泡剂的起泡体积和半衰期,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泡沫综合值,并以此作为主要评价参数,确定后续使用中起泡剂的使用浓度。
为了得到最佳的起泡剂浓度,本发明做了起泡剂浓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以及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俊海,未经袁俊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9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绸交替染绘工艺
- 下一篇:花菜分层喷灌三角栽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