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干燥过程中湿胶粒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0033.9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于国柱;刘慧玲;徐林;李传清;李建成;刘天鹤;李延良;王世朝;吕万树;梁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冀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干燥 过程 胶粒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颗粒的回收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橡胶干燥过程中湿胶粒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常规的橡胶,例如天然橡胶、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热塑性弹性体SBS等进行干燥时,普遍采用挤压脱水机和膨胀干燥机的两机操作方式,或者挤压脱水-膨胀干燥一体机的操作方式。无论是哪种机型,其脱水和干燥原理都是通过物料在机器中受到挤压、摩擦生热、膨化闪蒸的方式完成。
实现水脱除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让水通过干燥机器下方的脱水筛板(或笼条)。脱水筛板在脱除水的同时,必然也带出部分湿橡胶粒,即漏胶。传统的做法包括:①将湿胶粒与所脱除的水一起作废弃处理(例如排放到地沟),这不仅造成产品本身的损失,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②人工将湿胶粒捞起,送回上游洗胶罐,操作频繁、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在橡胶的干燥过程中避免湿胶粒损失的干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该方法以自动化方式完成湿胶粒的回收利用,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方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与所脱除水一同通过脱水筛板的湿橡胶粒(即漏胶)以连续方式返回上游的洗胶罐中,从而减少浪费,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实施上述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与干燥设备相连的盛水槽中的液位,连续地将湿胶粒送回上游的洗胶罐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施所述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的装置,包括:
a)洗胶罐1;和
b)洗胶罐1下游的干燥设备2;和
c)与干燥设备2相连的盛水槽4。
其中,盛水槽4经由离心泵5与洗胶罐1流体连通,从而将脱除水和湿胶粒一起送回到洗胶罐1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没有湿胶粒回收装置的橡胶干燥工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所述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的装置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
在下文对本发明的描述中,除另有明确说明,本申请中的数值均可视为被措词“大约”修饰。但是,本发明人已尽可能精确地报道了实施例中的数值,尽管这些数值不可避免地包括一定的误差。
在本申请中,除非明确排除,本发明的具体或者优选实施方案可以组合。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项要素是与其对应的上位技术特征的具体的优选选择。如果所述上位技术特征可以与其它上位特征进行组合,则实施例的所述要素,即所述具体的优选选择,也可以与所述其它上位特征进行组合。这些组合应被视为本申请原始记载内容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与干燥设备相连的盛水槽中的液位,连续地将湿胶粒送回上游的洗胶罐中。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盛水槽也可以作为干燥设备所附带的一部分。这种带有盛水槽的干燥设备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采用液位控制器6和变频器7联动调节离心泵5的流速,确保与干燥设备2相连的盛水槽4中的液位保持相对恒定,连续、稳定地将湿胶粒送回上游的洗胶罐中。优选地,盛水槽4的液位保持在5%~95%。更优选,盛水槽4的液位保持在40%~60%。
适用于本发明的干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挤压脱水机、膨胀干燥机、挤压脱水-膨胀干燥一体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施所述在橡胶干燥过程中回收湿胶粒的方法的装置,包括:
a)洗胶罐1;和
b)洗胶罐1下游的干燥设备2;和
c)与干燥设备2相连的盛水槽4。
其中,盛水槽4经由离心泵5与洗胶罐1流体连通,从而将脱除水和湿胶粒一起送回到洗胶罐1中。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盛水槽4也可以作为干燥设备2所附带的一部分。这种带有盛水槽4的干燥设备2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以通过液位控制器6和变频器7联动调整离心泵5的流速,确保盛水槽4中的液位保持在所需高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还可以在取样点8对产品进行分析,和/或可以通过压力表9读取泵后工作压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0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铬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催化裂化催化剂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