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环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1019.0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9/00 | 分类号: | H02K19/00;H02K3/20;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环连接结构,具体涉及凸极同步电机转子分段阻尼环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凸极同步电机为了提高运行稳定性一般都带有阻尼绕组,由阻尼环短接构成阻尼系统,阻尼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整圆锻件,然后再加工,由于价格贵昂已基本上不再使用;另一种为分段式阻尼环,阻尼环间通过不同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成为一体,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老式的阻尼环连接结构为“硬链接”:在阻尼环的两端60~100mm范围内的表面进行加工,搪锡后再用螺栓将两个相邻磁极的阻尼环交错搭接部分把紧,并用制动垫圈锁紧,此种连接结构在电机频繁的启、制动过程中而遭受频繁的惯性冲击,致使相连阻尼环间相互“拉扯”导致阻尼环交错搭处松动而出现“打火”现象,如处理不及时,“打火”现象会恶化,最终引发严重事故,出现“打火”现象是此种连接结构的通病,严重影响了电机厂家的信誉和用户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出另一种阻尼环连接结构,此种阻尼环连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靠性高,作用效果明显,消除了老式阻尼环连接结构“打火”的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尼环连接结构,包括阻尼环、连接板、制动垫片、螺栓以及螺母,所述阻尼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圆阻尼环系统,所述螺栓及螺母将连接板把合在阻尼环上,所述制动垫片锁住螺栓及螺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板与阻尼环用银铜焊料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靠性高,作用效果明显,Ω型连接板具有一定的弹簧作用,在电机频繁的启、制动的惯性冲击下,Ω型连接的弹簧阻尼作用减小了相邻阻尼环间的相互作用力,尤其是连接处的拉应力,连接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消除了老式阻尼环连接结构“打火”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阻尼环1,连接板2,制动垫片3,螺栓4,螺母5。螺栓4及螺母5把连接板2把合在阻尼环1之间,并用制动垫片3把螺栓4及螺母5锁住,连接板2与阻尼环1之间用银铜焊料焊牢,使阻尼环1通过连接板2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圆阻尼环系统。
制造步骤如下:先用工艺螺栓及螺母把连接板2与阻尼环1把合连接好,然后用银铜焊料把连接板2与阻尼环1焊牢,再拆除预把合的工艺螺栓及螺母换上制动垫片3,螺栓4及螺母5,螺母5拧紧后用制动垫片4锁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