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模块的折叠支架及其运输方法和装配光伏阵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1033.0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A·贝里科夫;约翰·贝拉奇科;亨利·B·卡布海;约翰·哈特勒斯;克里斯托弗·马恩;迈克尔·J·摩纳哥;沙拉德·拉曼尼;马克·泽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H01L31/042;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罗延红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折叠 支架 及其 运输 方法 装配 阵列 | ||
1.一种运输用于光伏模块的折叠支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包括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折叠支架与包括顶部和底部的第二折叠支架相邻嵌套,其中,第一折叠支架的底部与第二折叠支架的底部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折叠支架包括:
第一纵梁;
第二纵梁,基本上与第一纵梁平行;
第一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
第二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其中,通过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从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垂直的方位运动到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倾斜的方位,能够使第一纵梁朝着第二纵梁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折叠支架包括:
第一纵梁;
第二纵梁,基本上与第一纵梁平行;
第一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
第二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其中,通过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从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垂直的方位运动到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倾斜的方位,能够使第一纵梁朝着第二纵梁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第一折叠支架与第二折叠支架相邻嵌套的步骤形成折叠支架的第一嵌套对,
其中,第一折叠支架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沿着相对于第一折叠支架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倾斜的方位布置,
其中,第二折叠支架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沿着相对于第二折叠支架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倾斜的方位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折叠支架的第一嵌套对与折叠支架的第二嵌套对相邻堆叠,以在运输容器内形成折叠支架的嵌套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运输容器装载到适于将运输容器运输到工地的车辆上。
7.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
第一纵梁;
第二纵梁,基本上与第一纵梁平行;
第一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
第二横杆,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纵梁,其中,通过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从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垂直的方位运动到相对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倾斜的方位,能够使第一纵梁朝着第二纵梁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第一横杆通过紧固件被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纵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自紧式枢轴连接件,由此第一横杆从相对于第一纵梁倾斜的方位运动到相对于第一纵梁垂直的方位使枢轴连接件变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自紧式枢轴连接件包括螺钉以及拧到螺钉上的螺母,由此第一横杆从相对于第一纵梁倾斜的方位运动到相对于第一纵梁垂直的方位使螺母进一步拧到螺钉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所述紧固件将第一横杆的卡扣装配提供给第一纵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第一纵梁是轧制钢。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支架,其中,第一横杆是轧制钢。
14.一种用于装配光伏阵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折叠支架的第一纵梁固定到第一安装托架;
将折叠支架的第一纵梁固定到第二安装托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折叠支架的第二纵梁固定到第一安装托架;
将折叠支架的第二纵梁固定到第二安装托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直立构件插入到地面中;
将第二直立构件插入到地面中,其中,第二直立构件基本上与第一直立构件平行并基本上与地平面垂直;
将第一安装托架固定到第一直立构件的暴露端;
将第二安装托架固定到第二直立构件的暴露端。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安装托架包括顶表面、底表面以及从顶表面延伸到底表面的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第一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0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外保温中空平开窗的固定玻璃结构
- 下一篇:万能转角凸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