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1504.8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骏;邹华林;李龙;叶方正;丁如敏;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测试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加有效的软件测试方法。
现有一种常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软件测试方法,具体包括:
测试设备向待测设备发送模拟按键的命令,待测设备接收到该命令后,模拟按键,对按键进行响应,得到相应的当前界面。然后,待测设备对当前界面进行屏幕截图,得到当前界面的图片,并将当前界面的图片返回给测试设备。测试设备通过图片对比或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扫描)技术对当前界面进行校验。
OCR技术可以从当前界面的图片扫描出文字,对当前界面的文字进行校验。但是,由于同一界面前后两次截图的像素可能不一样,另外在扫描文字、特别是中文时,经常出现错误,因此,OCR的准确性不高。
图片对比技术,由于同一界面前后两次截图的像素可能不一样,势必影响图片对比的结果,另外,电池电量和信号等不断变化的图标也会影响对比结果,因此,图片对比的准确性也不高。
综合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图片进行校验,容易受到图片像素不一致、图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测试设备发送的模拟按键的命令;
模拟所述按键,对所述按键进行响应,执行与所述按键相应的软件中的测试用例,得到相应的当前界面;
接收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获取按键响应结果的命令;
生成一个文件,将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文件,并将所述文件发送给所述测试设备,使所述测试设备解析所述文件得到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软件中的测试用例进行校验。
进一步的,所述生成一个文件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软件的版本;
当所述软件为测试版本时,执行所述生成一个文件的步骤及其后续步骤。
其中,所述控件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控件的类型、位置和内容。
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待测设备发送模拟按键的命令,使所述待测设备模拟所述按键,对所述按键进行响应,执行与所述按键相应的软件中的测试用例,得到相应的当前界面;
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获取按键响应结果的命令,使所述待测设备生成一个文件,将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文件,并将所述文件发送给所述测试设备;
接收并解析所述文件得到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和预存的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的标准值对所述软件中的测试用例进行校验。
其中,所述控件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控件的类型、位置和内容。
一种待测设备,所述待测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试设备发送的模拟按键的命令;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模拟所述按键,对所述按键进行响应,执行与所述按键相应的软件中的测试用例,得到相应的当前界面;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设备发送的获取按键响应结果的命令;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生成一个文件,将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文件,并将所述文件发送给所述测试设备,使所述测试设备解析所述文件得到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对所述软件中的测试用例进行校验。
进一步的,所述待测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软件的版本,当所述软件为测试版本时,执行所述第二响应模块。
一种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待测设备发送模拟按键的命令,使所述待测设备模拟所述按键,对所述按键进行响应,执行与所述按键相应的软件中的测试用例,得到相应的当前界面;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获取按键响应结果的命令,使所述待测设备生成一个文件,将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文件,并将所述文件发送给所述测试设备;
解析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文件得到所述当前界面中控件的属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寄生虫疾病如疟疾的稠合咪唑化合物和含有它们的组合物
- 下一篇:婴儿连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