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头及相关联的钥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1703.9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余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义伦 |
主分类号: | E05B27/06 | 分类号: | E05B27/06;E05B27/10;E05B37/20;E05B15/00;E05B15/02;E05B15/08;E05B15/14;E05B19/00;E05B19/08;E05B19/18;E05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头 相关 钥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头及相关联的钥匙,它适合于安装在门上,和其中设有钥匙或人手控制的关闭装置的所有应用之中,属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已知锁是将钥匙通道孔中的所有弹子或弹片的端头同时与配套钥匙接触时才能解锁方法,来提高锁的安全性,但现实是没有原配钥匙时,采用特别的撬锁动作可解锁,又鉴于现有类型锁头的尺寸较小,基本上不可能再用增加弹子或弹片数量的方法来提高锁的安全性;已知锁上的钥匙口只能容纳一种形状的钥匙,都是一把钥匙只能开启一把锁,即这种特定锁和钥匙配套,既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季节、不同工作环境下安全方便的携带钥匙和轻松的解锁,随着人们使用锁的数量增加,所携带钥匙更多,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出现钥匙丢失被盗或开锁钥匙被锁在屋内或车内的问题,这种现象也时常发生在对各种遥控锁进行解锁的遥控器上。。
本发明的目的要基本上克服,或至少改善或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锁头及相关联系的钥匙,通过对钥匙上和弹子接触的编码区的改造,实现一把钥匙可开启至少两把锁,通过对锁上钥匙口的改进,提供一种可容纳至少一种不同类型或形状钥匙的钥匙口,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形状的钥匙对同一锁进行解锁,通过弹子与钥匙接触的方式改进,钥匙上解锁编码形状改进,以及解锁方法的变更,来实现无源的、具有电子锁、密码锁功能,又兼顾机械锁特点的新型安全锁;通过对钥匙形状的改进,来解决钥匙的安全方便携带和轻松解锁。
在此目标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头及相关联的钥匙,它具有已知电子锁、密码锁成本低、生产简单,使用范围广,又比已知机械锁更安全实用;可轻松的用一把钥匙解几个锁,或几种不同类型钥匙解同一把锁,使钥匙携带更方便。该目标和该目的及其它目的将在下面变得更加明白,它通过本发明的锁头以及相关联的钥匙得以实现,其为下述类型,所述锁头及相关联的钥匙,它包括与钥匙接触的弹子端头或与钥匙滑动接触的传码杆或扛杆的一端设置在钥匙通道孔或钥匙口中,其特征是:设置有能容纳至少一个不同形状或类型钥匙的钥匙口(7)和可对至少一个锁进行解锁的、有至少一个编码区(78、99、190)的钥匙(17、63、65、68、93),或设置有与钥匙上的数个V形滑道构成的编码区(78)滑动接触,来向锁内传递钥匙上的开锁密码的至少一个传码杆,及在传码杆上设置有驱动或限止代表开锁密码中各号码的译码弹子移动和位数盘(30)上代表开锁密码位数的位数弹子移动的驱控装置。所述传码杆上驱动或限止译码弹子、位数弹子移动的驱控装置是由第一驱动斜坡(9)和第二个驱动斜坡(11)构成;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斜坡(9、11)与传码杆(8)的轴线或外表面是不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斜坡在传码杆(8)上的设置位置包括有设在传码杆外表面上突起或放置在传码杆的凹槽中;第一驱动斜坡(9)和位数弹子一端的外表面滑动接触一次来驱动该位数弹子及容纳位数弹子的位数盘(30)同步移动一次,使位数盘及位数盘上的控制凸台或凹槽(38)移动一定的距离或角度来记录输入了一次号码,该位数弹子的另一端与弹簧、位数盘顺序接触,第二驱动斜坡(11)和译码弹子的一端头滑动接触来驱动译码弹子移动一定距离来记录输入一个密码号;位数弹子和译码弹子设在位数盘(30)上,由译码弹子外表面与设在位数盘上的定位弹子(26)、弹簧(27)、位数盘顺序触压接触来将译码弹子定位,该译码弹子的另一端在位数盘移动复位时,可与锁体上的斜凸台(25)滑动接触而使译码弹子复位移动,所述译码弹子上有和译码盘(20)接触或配合接触的控制凹槽(24),所述位数盘(30)与弹性装置(32)、锁体(23)或锁芯(101或152)顺序连接或接触。所述传码杆上驱动或限止位数弹子、译码弹子移动的驱控装置是由第一限位板(115)和第二限位板(215)与第一控制板(114)及第二驱动斜坡(11)组合构成;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板、第一控制板在传码杆的外表面上突起或放在传码杆的凹槽中,所述两个限位板(115、215)到第一控制板间的距离大于位数弹子的外径,在第一个限位板(115)到第二个限位板(215)之间是通道口(218),该通道口和第一控制板(114)是相对设置,通道口(218)大于位数弹子的外径,所述位数弹子的一端经通道口(218)通过而驱动位数盘移动,位数弹子的一端与限位板或控制板接触,而限止位数盘移动,该位数弹子的另一端和位数盘(30)上的弹簧、位数盘顺序接触,在第一控制板和第一、第二限位板上有与位数弹子的端头滑动接触的斜坡(216)、(217),该位数盘(30)与弹性装置(32)、锁体(23)或锁芯(101或152)顺序连接或接触;所述第二驱动斜坡(11)和放置在位数盘(30)上的译码弹子的一端头滑动接触,驱动译码弹子移动一定距离来完成一个密码号的输入,所述第二驱动斜坡(11)与传码杆的轴线或外表面是不平行的;所述位数盘(30)上放置有数个位数弹子(28、42、48、54),该数个弹子之间按一定的间距和角度设置。所述传码杆上驱动或限止位数弹子、译码弹子移动的至少一个驱控装置是由放置在传码杆的传码孔槽(151或159)中的传码弹子(153或160)的第一驱动斜坡(9、154)或第一、第二、第三控制板(114、219、212)组合构成;所述第一控制板(114)分别到第二控制板(219)、第三控制板(212)之间设有允许位数弹子或译码弹子上的阶梯形端头通过的阶梯孔槽(211、210),所述第一驱动斜坡(9、154)与传码杆上的传码孔槽(151或159)相连,该驱动斜坡与位数弹子或译码弹子滑动接触,而带动位数盘或译码盘移动,而驱动译码盘或位数盘移动一定的角度或距离,所述第一驱动斜坡(9、154)与传码杆的轴线或外表面是不平行设置,由所述传码弹子的一端与译码弹子一端接触,或者是由传码弹子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译码弹子和位数弹子的一端接触,所述译码弹子的另一端与弹簧、译码盘顺序接触,所述位数弹子的另一端与弹簧、位数盘顺序接触。所述设置有至少一个编码区(78、99、190)的钥匙包括钥匙上只设有一个编码区或钥匙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或不相同类型的编码区【(78和78)或(78和99)或(78和190)或(99和99)或(99和190)】;所述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区的钥匙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锁或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解锁方法的锁或对不同钥匙授权的同一把锁进行解锁,所述编码区(78)是和钥匙口(7)中的传码杆或扛杆的端头滑动接触的,是由数个V形滑道(81、82、83)按一定间距或角度排列或依次圆滑连接构成,所述编码区(99)是和钥匙通道孔中数个弹子的端头同时接触的,是由数个凹凸部位或曲线(98)构成,所述编码区(190)是控制遥控锁的芯片及开、闭锁按钮构成;所述的编码区(78、99、190)有固定在钥匙上或可从钥匙上方便的拆卸、更换的设置方式,所述钥匙的形状包括有:弧形钥匙(17)、非曲线形钥匙(63、65)、卡片形钥匙(93)、设有弯曲连接杆(90)的钥匙、曲线形钥匙、孔径大小可调整或孔径不可调整的圆环形或环形钥匙(68);所述V形滑道(81、82、83)是由移动边(79或84)与复位边(80或85)的一端圆滑相连,另一端分开形成V形形状,每个V形滑道(81或82或83)上的移动边和复位边的长度相等。所述可容纳至少一种不同形状或类型钥匙的钥匙口(7)包括有:容纳一种钥匙,或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状或类型的钥匙;所述钥匙口的组合方式包括有:由弧形孔槽(15)与曲线形或非曲线形的钥匙通道孔(31)相连通构成,由曲线形钥匙通道孔与非曲线形钥匙通道孔相连构成,由弧形孔槽(15)与容纳卡片钥匙(93)的开口槽相连通构成,由容纳卡片钥匙(93)的开口槽与曲线形或非曲线形的钥匙通道孔(31)相连通构成;所述钥匙口上的弧形孔槽(15)的半径与圆环形钥匙(68)或弧形钥匙(17)的半径相同,所述钥匙口(7)中放置有:与钥匙上的编码区(99)同时接触的数个弹子(101、105、107)的端头、与钥匙上的编码区(78)在移动过程中滑动接触的至少一个传码杆或扛杆(8)的一端头,所述扛杆(120)的另一端与传码杆(8)的一端接触或可活动的连接,所述钥匙口(7)设置在锁体(23)或锁芯(101或152)或手柄(121)上,所述钥匙口(7)能容纳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状或类型的钥匙对同一锁进行解锁。所述钥匙口(7)放设置有复位杆(36)的一端头(5或76)与钥匙接触或与钥匙口(7)配合接触,该复位杆的另一端与弹簧(37)或锁梁(21)上的凹槽接触;所述复位杆放置在锁体(23)或锁芯(101或152)或手柄(121)上,所述与钥匙口(7)配合接触端头(76)是挡板(76),该档板(76)将钥匙口(7)中与钥匙滑动接触的传码杆或扛杆(120)的一端头或与钥匙同时接触的数个弹子(12、15、17)的端头给遮挡而隐藏锁内,不能从锁外看到;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与弹簧接触时,由复位杆的外表面或复位杆上的凹槽(4)与定位弹子(33)上的凹槽(61)接触,该定位弹子的一端和位数盘(30)上控制位数盘定距离或角度移动的齿条(34)接触,该定位弹子的另一端和弹簧(3)、锁体或锁芯顺序接触。所述译码弹子放置在位数盘(30)或译码盘(20)上,用来鉴别钥匙上开锁密码号中的每个号码是否正确;所述放置在位数盘(30)上的译码弹子(13、40、41、43、4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锁开启的控制凹槽(24),由该译码弹子的外表面或译码弹子上的定位凹槽(14、60)与放置在位数盘上的定位弹子(26或45)、弹簧(27或44)顺序接触来对译码弹子定位,所述译码弹子的一端可和传码杆上的驱控装置中的第二驱动斜坡(11)滑动接触来使译码弹子移动一定的距离,而译码弹子的另一端在开锁后可与锁体(23)上的复位斜凸台(25)接触来将译码弹子移动复位来实现对输入号码的清零;所述放置在译码盘(20)上的数个译码弹子的一端分别与弹簧、译码盘顺序接触,而译码弹子的另一端可和传码杆上的驱控装置接触,所述第二驱动斜坡(11)与传码杆的轴线或外表面不平行。所述钥匙上设置有杠杆(120),由杠杆的一端(119)和锁上的传码杆(8)的端头(6)滑动接触或与钥匙通道孔中的数个弹子(102、107、105)的端头同时接触而进行解锁;所述杠杆的另一端(122)和钥匙上控制解锁的旋钮(219)上的编码区(78)或(99)接触,所述编码区(78)是由数个V形滑道(81、83、82)相连构成,所述编码区(99)是由曲线或数个凹凸部位(98)构成。锁头及相关联的钥匙的开锁方法是:第一步:首先将配套钥匙上代表开锁密码的,由数个V形滑道组成的编码区在锁外或插入锁的钥匙口中,与传递钥匙上的开锁密码的至少一个传码杆的端头接触;第二步:再将配套钥匙移动,使钥匙上的编码区在移动过程中与传码杆的端头滑动接触,使传码杆往返移动数次与钥匙及锁上设置的开锁密码的位数一致,及传码杆每次移动的距离与钥匙和锁上设置的开锁密码中各号码移动的距离一致时,就完成了密码解锁;在密码解锁后,如锁上需机械解锁,就需进入第三步:第三步:在钥匙停止移动后,再由钥匙上的数个凹凸部位或曲线构成的另一个编码区与钥匙口中数个弹子的端头同时接触来驱动数个弹子移动,而完成机械解锁;第四步:在完成第二步或第三步的解锁后,经钥匙或锁上手柄完成锁的开启,在锁开启或配套钥匙与锁分离后,锁上记录钥匙上的开锁密码位数的位数盘和开锁密码中各号码的数个译码弹子移动复位,自动完成输入锁内的开锁密码号的清零,实现自动闭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义伦,未经余义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