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1768.3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张瑛洁;张丽;李莉;刘增贺;杨蓉;曹天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B01J35/02;C02F1/30;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芬顿 催化 制备 方法 | ||
1.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将22mL钛酸正丁酯、22mL无水乙醇和12mL冰乙酸混合,然后用HNO3调节pH值=3,得到溶液A;二、配制铁的化合物浓度为0.01~10mol/L的溶液B,然后将10mL溶液B与10mL无水乙醇混合,再用HNO3调节pH值=3,得到溶液C;三、在300r/min速度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速度将溶液C滴加到溶液A中,得到溶胶;四、将PVDF粉末与添加剂按10~8∶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溶胶,PVDF粉末的摩尔数与铁的化合物和钛酸正丁酯的总摩尔数比为1∶0.05~4,再按PVDF粉末与溶剂为7∶35~45的质量比加入溶剂,得到铸膜液;五、将步骤四制得的铸膜液进行成膜处理,即得到了类Fenton催化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铁的化合物为硫酸铁、氯化铁或硝酸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磷酸三甲酯、四甲基脲、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氨基磷或磷酸三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添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氯化锂、氯化铵、硝酸钠或四氢呋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成膜处理采用的是涂布法或纺丝法。
6.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一、将20mL钛酸正丁酯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5mL二乙醇胺,室温搅拌,得到溶液A;二、将铁的化合物溶解于20mL无水乙醇和4mL二次蒸馏水中得到铁的化合物浓度为0.01~10mol/L的溶液B,然后向溶液B中加入浓硝酸调节pH值=3,得到溶液C;三、在300r/min速度搅拌条件下,以1滴/秒速度将溶液C滴加到溶液A中,得到溶胶;四、将PVDF粉末与添加剂按10~8∶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溶胶,PVDF粉末的摩尔数与铁的化合物和钛酸正丁酯的总摩尔数比为1∶0.05~4,再按PVDF粉末与溶剂为7∶35~45的质量比加入溶剂,得到铸膜液;五、将步骤四制得的铸膜液进行成膜处理,即得到了类Fenton催化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铁的化合物为硫酸铁、氯化铁或硝酸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磷酸三甲酯、四甲基脲、N,N-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氨基磷或磷酸三乙酯。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添加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氯化锂、氯化铵、硝酸钠或四氢呋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类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成膜处理采用的是涂布法或纺丝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17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粉物料自动化加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