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制石英砂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2677.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敬 |
主分类号: | C03B20/00 | 分类号: | C03B20/00;B02C17/00;B03B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13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制 石英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石英砂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精制石英砂的加工中,人们通常采用的研磨选矿工艺主要是以轮碾机、棒磨机为主体设备的选矿工艺。但是轮碾机所采用的碾压主要部件碾砣的材料主要是花岗岩,其石质因产地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花岗岩含硅量低,氧化铁含量高,这对石英砂产品的加工带来很大麻烦,其次,轮碾机的机械传动产生的铁屑以及碾砣磨损生成的花岗岩颗粒不能被后续选矿工艺有效排除,会对石英砂产品质量带来较大危害。而棒磨机生产工艺是采用钢棒为研磨介质,通过钢棒与矿石进行研磨,磨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虽然有后续除铁工艺,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加铁的工艺,是石英砂生产最为忌讳的事情。以上两种加工工艺在加工时,对石英矿石的供料粒度要求都比较严格,均需要对矿石进行粗碎之后方能进行加工,步骤较为复杂;无论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安装维修、操作性能均不是石英砂生产的最佳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投资少、环保无污染的精制石英砂的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精制石英砂的加工方法,包括矿石粉碎步骤和后续选矿步骤,所述矿石粉碎步骤依次包括:
冲洗除渣步骤,除矿石表面的杂质;选用洗石机进行冲洗除渣;
湿式自磨步骤,将上述清洗完毕的矿石进行湿式自磨,矿石以自身作为介质,相互冲击、研磨和粉碎,得到粒度合格的矿浆在水的作用下排出;选用湿式自磨机进行湿式自磨,所述湿式自磨机的内衬为橡胶内衬,磨矿过程中无任何铁质成分掺入,所述符合粒度要求的矿浆经排料格板排出,该步骤矿石进料粒度范围大,直径范围0~650mm的自然矿石粒度可直接进入磨机,无须进行矿石粗碎;磨矿采用矿石本身作为介质,矿石之间相互冲击、研磨,完全为无介质磨矿;
所述后续选矿步骤依次包括:
一次振动分离步骤,将上述湿式自磨后排出的符合粒度要求的矿浆进行第一次振动分离,进行粒度粗分级,将分离出的合格颗粒进入后续步骤,不合格的颗粒返回继续湿式自磨;选用振动筛进行一次振动分离,大于所述振动筛网眼的颗粒未振动出来经输送机返回湿式自磨机进行重磨,小于所述振动筛网眼的矿浆振动出来进入后续步骤;
一次磁选除铁步骤,将上述振动分离出的颗粒进行初步磁选除铁;选用磁选机进行一次磁选除铁;
脱泥步骤,将经所述初步磁选除铁处理后的砂浆,进行第一次砂、泥分离,依靠重力作用脱掉砂浆中矿石表层或泥的成分;选用脱泥器进行脱泥;
水洗分离步骤,将上述脱泥后的砂浆进行水洗分离,在水的作用下将砂、泥第二次分离,分离后的砂浆进入后续步骤;选用水洗分离器进行分离;
二次磁选除铁步骤,将上述经过第二次砂、泥分离后的砂浆进行二次磁选除铁;选用磁选机进行再次除铁;
二级振动分级复选步骤,将经所述二次磁选除铁后的砂浆,通过二级振动分级复选,将分离出的合格的颗粒进入后续步骤;选用振动筛进行第二次振动分离,小于所述振动筛网眼的颗粒进入后续步骤;大于所述振动筛网眼的颗粒作为一种特殊规格产品堆垛;
流态化磁选分离步骤,将上述振动分离出的颗粒进行流态化砂层分层,在水和重力的作用下,砂浆进行自上而下粗细分层;矿浆经流态化砂层分层后,矿浆中残留的含铁物质经过第三次磁选排掉;选用流态化分离器进行流态化砂层分层,选用磁选机进行第三次除铁;
螺旋分选步骤,将上述流态化砂层分离出的规定粒度的颗粒螺旋分级排出脱水堆垛即得所述精制石英砂;选用细砂螺旋分级机进行分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水洗分离步骤中粒度过细的粉浆进行另一级水洗分离,进行粉、泥分离,粉浆作为一种低档产品经自然脱水后堆垛,泥浆排走;选用水洗分离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改进,所述二级振动分级复选步骤中不合格的颗粒作为一种产品堆垛。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一改进,所述螺旋分选步骤中流态化分离出的小于规定粒度的颗粒进行再次流态化分离后经另外的螺旋分级排除脱水堆垛得到精制石英粉;分离出的泥浆排走;选用细粉螺旋分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敬,未经王成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炉墙密封装置
- 下一篇:油气高温焚烧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