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2871.X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龙宇华;向海帆;余晓兰;张小莉;赵宁;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3/40 | 分类号: | C01B33/4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亚铜 粘土 纳米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亚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作为一种P型半导体,氧化亚铜是一种光电转换材料,其禁带宽度和导带宽度仅为2.0eV,在可见光激发下可产生载流子,其效率可达18%。作为一种海洋船舶涂料的防污剂,氧化亚铜从上世纪40年代起便应用于防污涂料。近年来有机锡自抛光涂料由于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开始遭到全面禁用,更是加强了氧化亚铜在防污涂料领域的应用。作为一种催化材料,氧化亚铜亦可用做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分解。此外氧化亚铜在传感器、高温超导体、色素、着色剂、焊料、防腐剂等领域均有应用,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无机材料。纳米材料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磁性、催化性、光吸收、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显示出常规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纳米氧化亚铜也成为了氧化亚铜研究发展的趋势,而纳米氧化亚铜的团聚问题也是研究人员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团聚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将有机小分子或高分子作为分散剂包裹在纳米氧化亚铜颗粒的表面,但是有机分子难以除去,会影响纳米氧化亚铜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将可溶性二价铜盐和粘土加入水中,配制成铜盐粘土混合溶液;使所述铜盐粘土混合溶液升温至70-80℃,维持所述温度,将还原剂的碱性水溶液滴入所述铜盐粘土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直至反应溶液变为橙色,即得到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
其中,所述可溶性二价铜盐具体可选自下述铜盐及其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和醋酸铜。所述粘土可选自下述至少一种:高岭土、蒙脱土和伊利石。所述还原剂具体可选自下述至少一种:水合肼、硼氢化钠、亚硫酸钠、葡萄糖、甲醛、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雕白粉、锌粉和硫酸羟氨。
本发明中,所述铜盐粘土混合溶液具体可由下述质量份的物质组成:可溶性二价铜盐0.1-10份,粘土0.1-10份,和水100份;优选组成如下:可溶性二价铜盐1-5份,粘土1-5份,和水100份。
所述还原剂的碱性水溶液由下述质量份的物质组成:还原剂0.1-10份,苛性碱0.1-5份,和水10-100份;优选由下述质量份的物质组成:还原剂1-10份,苛性碱0.1-1份,和水40-100份;所述苛性碱为NaOH和/或KOH。
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的还原剂的碱性水溶液与铜盐粘土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1∶10;优选体积比为1∶1-1∶5。
所述反应还需搅拌状态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可为500~1500rpm;所述将还原剂的碱性水溶液滴入所述铜盐粘土混合溶液中的滴加速度可为0.1-0.5mL/min。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依次用水、乙醇进行洗涤并干燥的步骤,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70℃。
本发明所得氧化亚铜粘土复合物中氧化亚铜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存在,其粒径可为200~500n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环保、无需添加有机分散剂的优点。所得到的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中氧化亚铜纳米颗粒粘附于粘土片层上,使该复合物不易团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的XRD图谱。
图2为高岭土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水分散液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制备氧化亚铜粘土纳米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