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编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2987.3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生杰 |
主分类号: | D03D45/00 | 分类号: | D03D45/00;D03D49/24;D03D49/04;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机,确切地说是一种编织机结构的改进,属于编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枝术
传统编织机的机架前、后端分别装有前、后梁,前、后梁之间装有装其中之一可以上下运动的综框针排,后梁下部装有经轴。经轴上的经纱分成两组,分别从综框针排中穿过。编织时,上、下综框引带上、下经纱上、下运动,梭子则引带纬纱来回穿梭于上、下经纱之间,从而完成经纬二相垂直相交的布匹(参见图3)的织造。近年来,市场上十分欢迎有编织变化的织物,尤其是由三相纱线相互倾斜交叉编织成的织物。显然,使用传统编织机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传统编织机的改造,提出一种可以完成三相纱线相互倾斜交叉编织的纱线编织机,从而满足市场对编织物的新需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纱线编织机的机架前、后端分别装有前、后梁,前、后梁之间装有其中之一可以上下运动的上、下针排,后梁下部装有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后梁之间装有纬向步进移动机构,所述上、下针排之一装在步进移动机构上。
操作时,本发明编织机中的上、下针排除像传统编织机那样上、下运动外,在每次纬纱穿梭之后,还借助纬向步进移动机构移动一个针距,结果使经纱产生倾斜,形成三相倾斜交叉的织物。显然,本发明结构独特,构思巧妙。使用该机之后,可以产生更有变化和层次感的织物,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三相纱线相互倾斜交叉编织物的示意图。
图3是经纬二相垂直交叉织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纱线编织机如图1所示,图中1是机架,2是梭子,3是螺母,4是手柄,5是经轴,6是摩擦盘,7是经纱,8是后梁,9是上针排,10是下针排,11是导轨,12是丝杆,13是前梁,14是下拉索。机架1的前、后端分别装有前、后梁8和13。后梁8下部装有经轴5。经轴5通过传动带与安装在机架1上的摩擦盘6衔接,摩擦盘上绕有弹性张紧装置,该装置可以保持绕过后梁8的经纱7始终具的一定的张力。前、后梁8和13之间装有可以沿支架上的导轨11上下运动的上针排9,和与上针排9相对的下针排10。下针排10装在丝杆12、螺母3构成的纬向步进移动机构上。当摇动手柄4时,丝杆螺母机构可以带动下针排10沿纬向移动。
编织时,卷紧前梁13绷直上、下经纱后,脚踏驱动下拉索14,使上针排9沿导轨11上下运动,用梭子2穿引纬纱后,转动手柄4,下针排10将沿纬向移动一个针距。之后重复上述编织过程,最终便可以形成图2所示的三相纱线相互倾斜交叉的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生杰,未经陆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2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式扫地机
- 下一篇: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