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429.9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施峰;施征;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君行电子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16 | 分类号: | F24J2/16;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装置,所用的反射板多为平板式,由于平板式反射板不能有效地将阳光反射到集热管上,使得太阳能利用率不高,需要较多数量的真空集热管。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187327公布了一种“太阳能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在两根集热管中间安装倒V形反射板,其不足之处在于每个倒V形反射板相互不连接,每块反射板单独装在支架上,安装时还需对其与集热管距离和角度进行调整,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太阳能利用率高的太阳能集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管和反射板,集热管相互平行放置,反射板置于集热管一侧,反射板为直角槽形板,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凹槽,顶角为直角,顶角朝下,两直角边构成的的槽口朝上,槽口宽度的等于集热管直径的3倍到3.5倍;所述集热管置于直角槽形板的对称中心线上,集热管的上沿与槽口平齐;所述直角槽形板的两侧边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直角槽形板的底部中心沿长度方向有条形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直角槽形板作为太阳能集热管的反射板,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辐射能量,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太阳能集热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集热管,2-直角槽形板,3-条形通孔,L-槽口宽度,Φ-集热管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管1和反射板,集热管1相互平行放置,反射板置于集热管一侧,反射板为直角槽形板2,其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凹槽,顶角为直角,顶角朝下,两直角边构成的的槽口朝上,槽口宽度L的等于集热管1直径Φ的3倍,若干个直角槽形板2的两直角边相互连接构成了一整块直角槽形反射板,其连接方式可以用整块板压制成型,或者用螺栓连接或焊接。集热管1置于直角槽形板2的对称中心线上,集热管1的上沿与槽口平齐。集热管1的数量与直角槽形板2数量相同。
如图2所示,在直角槽形板2的底部中心沿沟槽的长度方向开有条形通孔3,一是为了减少风阻,二是可让雨水冲刷带走直角槽形板里积累的垃圾,避免影响反射效果。
安装时,将集热管1置于整块的直角槽形反射板上方的沟槽内,将集热管1与整块的直角槽形反射板倾斜安置在支架上,正对南面入射的阳光。由于直角槽形板2的槽宽L等于集热管直径Φ的3倍,这样除了直接射至集热管表面的阳光外,射到直角槽形板2上的阳光也几乎全部反射到集热管1上被吸收,等于吸收了3倍于集热管直径的阳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君行电子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君行电子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3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