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压温度在线监测无线发射套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030.2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津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温度 在线 监测 无线 发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电力设备的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高电压温度在线监测无线发射套环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导电连接处、插接处的电接触状态不良是引起该处温度过高的重要原因,即使在正常电流下也会超过最高允许温度。开关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是触头和进出线端电缆连接处。这些设备多为封闭式结构,运行时不能打开遮挡红外辐射的门或盖板进行红外检测;有些户外设备不便检测,检测温度不准确又不能在线监测等诸多的问题。
对于目前移开式开关设备温度在线监测有采用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由于它受环境、湿度、大气压影响,红外辐射受遮挡就无法准确检测,使用有很大局限性。而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直接与测量点接触处在高电压端,检测处理的控制单元在低压系统。为了防止高电压窜入低电压系统,目前有采用光纤直接在空气中连接、通过红外光简单地在空气中传输信号、用无线电磁发射等三种方式隔离高电压和传输温度信号。光纤连接传送方案存在光纤封光层绝缘低表面污闪危险和柔软光纤布置难等不安全隐患;敞开空气红外传输方案在目前导电臂基本上为全绝缘包裹,很难安装在手车上;无线电发射方案它是以附件方式现场组装在导电臂或母线上,自身无绝缘,会破坏导电臂结构,影响散热和绝缘,带来新的不安全隐患。导电臂或母线高温还会影响温度变换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样在导电臂日趋全绝缘包裹情况,也难安装在导电臂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力设备温度在线监测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电压温度在线监测无线发射套环的新型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绝缘套环为主体,注入感应电源、热检测器、无线电发射模块等组成的一种高电压温度在线监测无线发射套环结构,其特征是:有一个前端设置有一个圆形套环的套环主体,圆形套环内部嵌入有感应电源;套环主体在靠近套环的一端设有无线电发射模块,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有引线,引线的另一端与感应电源连接;无线电发射模块上连接有热检测器,热检测器与外部检测温度部位触及;套环主体的另一端头上设有螺母嵌件。
本发明可以安装在移开式开关设备的手车上,实施监测而且作为在线感温热检测器直接接触被测部位,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达到监测温度之用。同时,也便于移开式开关设备在运行设备改造用。本发明还可以安装在开关设备进出线端、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上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是一个模块化固封结构,故使用安全、可靠、方便。本发明的感温热检测器直接接触被测部位,测量准确。采用感应电源供电,不用更换电池。本发明采用模块化固封结构,不受外部环境、光、电、磁干扰,不影响电力设备基本结构。本发明便于在运开关设备技术改造用,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本发明可以减少电力设备事故,提高供电可靠率,便于实现设备状态检修,满足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直角式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直条式的结构视图。
图中1套环主体,2无线电发射模块,3热检测器,4感应电源,5螺母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为套环轴向与安装螺母(螺母嵌件)轴向平行的结构,该结构有一个前端设置有一个圆形套环的套环主体1,圆形套环内部嵌入有感应电源4;套环主体1在靠近套环的一端设有无线电发射模块2;无线电发射模块2连接有引线的另一端与感应电源4连接;无线电发射模块2上连接有热检测器3,热检测器3与外部检测温度部位触及传感温度信号;套环主体的另一端头上设有螺母嵌件5用于套环安装固定。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为套环轴向与安装螺母(螺母嵌件)轴向垂直的结构,该结构有一个前端设置有一个圆形套环的套环主体1,圆形套环内部嵌入有感应电源4;套环主体1在靠近套环的一端设有无线电发射模块2;无线电发射模块2连接有引线的另一端与感应电源4连接;无线电发射模块2上连接有热检测器3,热检测器3与外部检测温度部位触及传感温度信号;套环主体的另一端头上设有螺母嵌件5用于套环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津,未经陈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