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34231.2 申请日: 2010-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1993828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张荣珍;徐岩;张波涛;耿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9 分类号: C12N1/19;C12N15/53;C12N15/81;C12P41/00;C12P7/22;C12R1/84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磷酸 葡萄糖 脱氢酶 羰基 还原酶 提高 苯基 乙二醇 转化 效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S)-羰基还原酶偶联提高(S)-苯基乙二醇转化效率的方法,利用基因共表达提高全细胞不对称转化(S)-苯基乙二醇的效率和批次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了(S)-羰基还原酶(SCRⅡ)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共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SCRⅡG,高效制备(S)-苯基乙二醇,属于生物催化不对称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纯的苯基乙二醇(PED)是液晶材料中不可缺少的手性添加剂,也是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医药、农药和功能材料的重要中间体。生物法转化制备光学纯(S)-苯基乙二醇,通常以微生物全细胞或酶为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如Bakers’酵母不对称还原2-羟基苯乙酮法,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水解外消旋苯乙烯氧化物法,和萘双氧化酶(NDO)选择性氧化苯乙烯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底物浓度低,需要昂贵的辅酶,产物光学纯度低等缺点。氧化还原酶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辅酶不能循环使用是限制其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因素。

全细胞体系辅酶再生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醇或糖类辅助底物,构成底物耦联再生系统;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细胞中构建酶耦联再生系统。如Degussa公司利用该辅酶再生的原理催化三甲基丙酮酸不对称还原合成L-叔亮氨酸,大大提高了产物的转化率。ω-转氨酶、醇脱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组成的耦联体系用于高效转化(R)-苯乙醇。

本实验室已经利用重组菌株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制备(S)-苯基乙二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基因ZWF1与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基因scrⅡ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中,构建了共表达偶联体系Pichia pastoris/SCRⅡG,在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Pichiapastoris/SCRⅡG不对称还原2-羟基苯乙酮的催化效率大大提高,反应十个批次后,产物(S)-苯基乙二醇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高达100%和85%以上。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多酶偶联体系,实现了多种酶功能的成功整合。利用酶偶联后的重组菌株Pichiapastoris/SCRⅡG (菌种保藏号:CGMCC No.4198)高效不对称转化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根据酿酒酵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近平滑假丝酵母(S)-羰基还原酶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双酶偶联毕赤氏酵母体系,以酶偶联重组菌为催化剂,实现了从2-羟基苯乙酮到(S)-苯基乙二醇的高效转化。在5% (w/v) 葡萄糖的参与下,当底物浓度为6 mg/mL 时,经过十批次的催化反应,产物(S)-苯基乙二醇光学纯度高达100%,产率维持在85%以上。本发明为解除辅酶再生循环的限制,成功整合双酶功能,提高手性醇制备效率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2)技术方案

一株不对称制备(S)-苯基乙二醇的重组菌,其分类命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SCRⅡG ,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98。

利用重组菌CGMCC No.4198不对称转化制备 (S)-苯基乙二醇的方法,不对称转化反应条件:在0.1 mol/L pH 5.5的醋酸缓冲液中,加质量/体积比5%葡萄糖,底物2-羟基苯乙酮的浓度为6 mg/mL,重组菌细胞浓度为0.1 g/mL,不加辅助底物,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4 h,转速150 r/min,重组菌菌体重复利用十个批次。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菌体,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于分析。产物通过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Agillent HP1100) 进

行分析,条件为Chiralcel OB-H柱(4.6 mm ×25 cm; Daicel Chemical Ind., Ltd., Japan),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1,V/V),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产物的光学纯度通过对映过量值来衡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