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4291.4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苏茂兵;陈理超;杨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山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E04G3/28;E04G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多功能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的附墙支承座,可将包括防倾覆系统在内的附属结构/系统与建筑物墙体结构相互连接固定。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是一种具有垂直升降运动/运输功能的特殊起重机械,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在建筑施工中围绕建筑体外周搭设的需随建筑施工进度进行升降作业、且自身也具有一定高度的悬空运动型整体结构脚手架,由分散设置于建筑体各处的升降设备(多为提拉式升降机械设备)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带动其进行升/降运动。为保证附着升降脚手架在施工中,特别是在起重升降时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如坠落、倾覆等事故,根据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附着升降脚手架应具备的防坠落、防倾覆、起重、停层等多种相关的结构系统,特别是要求其中的防坠系统和起重系统必须相互独立设置而不允许交叉共用。目前附着升降脚手架中的附墙支承座,是专用于防倾覆系统与建筑物墙体间相固定的一种连接构件。其基本结构是在带有附墙安装孔的附墙基体结构上,固连有一个带有防倾导轮定位安装结构的防倾覆承载结构(多为一种工字钢形式的支承结构),通过其上固定安装的防倾导轮,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导轨作卡持式配合,以达到既不影响由导轨带动升降脚手架作升降运动,又能防止其向建筑物墙体外侧的意外倾覆。由于该附墙支承座只是单一供防倾覆系统使用,其它须独立设置的防坠系统、起重系统等,则必须通过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位置处另行开设预埋孔等方式分别单独设置。这就造成了在建筑物墙体上开设的预埋孔数量/位置多,不仅不方便操作和增大了成本,而且必然导致不安全隐患的增多。随着建筑物外形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能允许在建筑物墙体上设置预埋孔的位置有时相当受限,为此在建筑物墙体上为连接不同结构系统而布置和设置众多的预埋孔有时甚至十分困难,影响了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使附着升降脚手架能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既方便施工,也有利于减少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保证和提高了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性。
本发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是在带有附墙安装孔的附墙基体结构上固连有带防倾导轮定位安装结构的防倾覆承载结构的目前只有单一功能的附墙支承座基础上,在附墙基体结构上以间隔方式固连有两个所说该带防倾导轮定位安装结构的防倾覆承载结构,在其间隔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多用连接孔及至少一个起重/防坠拉杆的连接结构。其中的该防倾覆承载结构,可以采用目前使用工字钢式结构的常用方式设置。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优选方式之一是使所说的多用连接孔为在所说的两个防倾覆承载结构之间以间隔方式设置的两个。
另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使所说的起重/防坠拉杆的连接结构也为在所说的两个防倾覆承载结构之间以间隔方式设置的两个。
上述结构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多功能附墙支承座中,所说的起重/防坠拉杆的连接结构以采用为带有连接孔的挂板结构最为方便,但并非意味排除也可以选用其它适当形式的结构。
当采用上述挂板结构形式的起重/防坠拉杆连接结构时,其在附墙基体结构上以采用使其板面方向与所说起重/防坠拉杆受力方向相适应的斜向方式设置为优选。通常情况下,板状结构在板面方向或板面的垂直方向等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承载性能并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别,因此使该挂板结构的板面方向与所连接的起重/防坠拉杆的受力方向保持相适应一致的斜向设置,以利于该挂板结构最大受力承载性能的充分发挥。
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上述斜向设置的挂板式结构的起重/防坠拉杆连接结构时,在附墙基体结构上倾斜设置的挂板结构形式起重/防坠拉杆的连接结构的板面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般在0~15°的范围内选择都是可以的,优选的夹角范围是3°~8°。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一种更为优选的方式,是使所说的防倾覆承载结构、多用连接孔、起重/防坠拉杆的连接结构等,在具有长度延伸的附墙基体结构上分别均采用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两侧以对称方式设置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山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山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