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324.5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苏西安;盛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D41/26 | 分类号: | F02D41/26;F02D1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汽车 多种 燃料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在6.5亿辆以上,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1600万辆以上,摩托车保有量约4000余万辆。机动车数量和行驶密度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大气污染,由于普遍没有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导致机动车废气污染成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气体燃料与液态燃料相比,具有降低排放的特点,特别是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与汽油相比,可使一氧化碳(CO)减少90%,碳氢化合物(HC)减少70%,氮氧化物(NOX)减少30%,引起国际上广泛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推广应用燃气发动机一方面可以降低汽车废气排放,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矛盾,为汽车开辟新的能源。因此车用燃料的“以气代油“将成为21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目前国产的汽车,没有多种燃料控制技术,虽然有单一燃料的控制技术,但还是采用汽油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国外也没有此类技术,原因是天然气、液化气、酒精等燃料在控制技术方面远没有汽油控制技术成熟,影响大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声誉。我国部分城市的公交汽车,虽然采用了天然气燃料,从表面上看是环保汽车,但实质上,由于发动机控制技术的不完善,其燃烧性能很差,有30%-50%的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都白白浪费掉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约燃料,减少了汽车废气排放,提高了汽车启动性能和汽车动力,明显改善了汽车经济性能,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相接的多个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和与控制器输出端相接的多个功率放大单元,所述控制器接收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所采集并处理后的信号并经过分析处理后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给功率放大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接高压脉冲变压器,所述高压脉冲变压器的输出端接高压放电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由传感器和与传感器输出端相接的信号隔离电路一构成;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由信号隔离电路二和与信号隔离电路二输出端相接的功率放大电路构成。
所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
所述信号隔离电路一和信号隔离电路二均为光电隔离电路。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为芯片ATmega16。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三极管构成,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接信号隔离电路二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高压脉冲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由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控制器、功率放大单元、高压脉冲变压器和高压放电单元构成,实现了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公交汽车,可以使天然气燃料的碳氢化合物(HC)下降48%,一氧化碳(CO)下降30%,可以使汽油燃料的碳氢化合物(HC)下降30%,一氧化碳(CO)下降20%。
3、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公交汽车,解决了多种燃料发动机的控制,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排放。
4、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公交汽车多种燃料发动机控制装置,提高了汽车启动性能和汽车动力。
5、本发明明显改善了汽车的经济性能,能够使发动机工作在比较经济的状态下。
6、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到各个城市的公交汽车上。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信号采集与处理单 1-1-传感器; 1-2-信号隔离电路
元; 一;
2-控制器; 3-功率放大单元;3-1-信号隔离电路
二;
3-2-功率放大电路; 4-高压脉冲变压器;5-高压放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未经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