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4934.5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熊贵根;王瑞平;万修根;熊秋宝;温典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张建新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模具 排气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铸造行业的迅猛发展,铸造模具得到了广泛应用,铸造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铸造模具排气方式,采用开排气孔和排气槽来进行制芯时的排气,但限于流体力学的复杂性,在模具设计时很难准确预测排气时气体的流动情况,往往要靠模具使用的过程中补加排气孔,而这种补加出来的排气孔容易与加热管等其它构件造成干涉,甚至造成排气不畅,模具腔内残留气体,导致模具加工出来的产品有缺陷,尤其是包围式或半包围式的模腔,在补加排气孔的时候更加困难,缺陷就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面所述问题,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排气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模腔包围起来的部位加工出2~5mm深的凹坑,凹坑的边缘距离模腔的边缘7~10mm。
(2)在凹坑范围内不与模具其它构件发生干涉的位置,加工出排气孔。
(3)试模具时,在模腔内气体滞留处加工出一条0.1~0.15mm深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两端分别连通模腔和凹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在模腔包围起来的区域加工出一个凹坑,并在凹坑内寻找并加工合适的排气孔,然后在试模具时,加工排气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模腔残留气体,从而确保了模具产品完整,方便简洁,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铸造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模腔a、凹坑b、排气孔c、排气槽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模腔a包围起来的部位加工出2mm深的凹坑b,凹坑b的边缘距离模腔a的边缘7mm。
(2)在凹坑b范围内不与模具其它构件发生干涉的位置,加工出排气孔c。
(3)试模具时,在模腔a内气体滞留处加工出一条0.1mm深的排气槽d,所述排气槽d两端分别连通模腔a和凹坑b。
实施例二。
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模腔a包围起来的部位加工出3mm深的凹坑b,凹坑b的边缘距离模腔a的边缘9mm。
(2)在凹坑b范围内不与模具其它构件发生干涉的位置,加工出排气孔c。
(3)试模具时,在模腔a内气体滞留处加工出一条0.13mm深的排气槽d,所述排气槽d两端分别连通模腔a和凹坑b。
实施例三。
一种铸造模具的排气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模腔a包围起来的部位加工出5mm深的凹坑b,凹坑b的边缘距离模腔a的边缘10mm。
(2)在凹坑b范围内不与模具其它构件发生干涉的位置,加工出排气孔c。
(3)试模具时,在模腔a内气体滞留处加工出一条0.15mm深的排气槽d,所述排气槽d两端分别连通模腔a和凹坑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4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0MnSi钢专用连铸结晶器功能保护材料
- 下一篇:一种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