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中碳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5289.9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严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21/1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 元素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环保领域对大气颗粒物的监测,目前我国的评价指标暂时主要集中在对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评价。但在城市环境中,通常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大多数都是优良)与人们实际感觉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对颗粒物这使得人们对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测定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悬浮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辐射强度、区域降水以及人体健康都有显著影响。在城市地区,含碳物质是大气颗粒物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
大气颗粒物中含有较多的碳元素,研究表明占可吸入颗粒物总质量的30%以上,碳在大气中以两种形式存在,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有机碳主要含有脂肪族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酸等致癌物质,主要来自污染源直接排放,如汽车尾气、化石燃料排放等;元素碳具有极强的吸光性,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很大,同时也是大气温室效应仅次于CO2的重要组分,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但针对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测定,目前国内外环保领域还没有统一的分析方法。按已报道的文献,大气气溶胶中含碳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热氧化分解法(TMO)、热光透射法(TOT)、热光反射法(TOR)、元素分析仪(EA)、实时气溶胶碳监测仪、黑碳计等。按原理可将这些方法归为三类:即热解法、光学法和光热结合法。
已报道的热解法测定可吸入物碳元素的文献中,一般热解析分离有机碳温度在300℃左右,此条件下芳香族化合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光学法的主要缺点在于铁盐等盐类化合物对可见光有吸收,可带来较大随机误差,同时光学法也不适用于含碳较高的样品测试。光热结合法主要有热光透射法(TOT)和热光反射法(TOR),光热结合法可适用于含碳较高的样品测试,但与常规的光学法一样,也不能完全消除盐类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中碳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较为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中碳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它包括分级采样器和红外碳流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采样器中的滤膜为石英纤维滤膜,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利用所述分级采样器进行至少12小时的采样;
步骤二,取出分级采样器中的石英纤维滤膜,并将石英纤维滤膜等分为两份;
步骤三,取一份1/2的石英纤维滤膜,剪碎;剪碎后放入高温灼烧过的坩埚中准确称量,加入高纯铁粉,红外碳硫仪在升温过程中,将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全部转化为碳的气态氧化物,红外碳硫仪测定结果为总碳含量TC(百分含量);
步骤四,取另一份1/2的石英纤维滤膜,在马弗炉中加热到405-445℃,保持5-60分钟;再在红外碳硫仪上分析碳的含量,测定结果为元素碳EC含量(百分含量);
步骤五,通过差减法计算样品中有机碳OC含量:
OC=TC-EC
元素碳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5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研磨易碎磨料的辊磨机及方法
- 下一篇:无线充电线圈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