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5327.0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黄丽君;叶国强;丁毅;谢波;王静;唐晓兰;肖炜;黄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D9/14;B01D53/86;B01D53/72;B01D53/62;B01D5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高为华;丁宪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隧道 无排风井 净化 方法 | ||
1.一种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满足下述公式时,将道路隧道污染空气经连接到道路隧道[1]的引风道[2]引入与所述引风道[2]相连接的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进行净化处理;再经与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连接的排风机[4]、与所述排风机[4]联通的排风道[5]和与所述排风道[5]联通的隧道洞口[6]排出所述道路隧道[1];
2+Cli-r(1+ηi)≤Ci
其中,
i为污染空气中污染物种类的序号,i=1、2、3、……m;
r为抽风比,为无量纲数,是通过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的隧道风量与隧道通风量的比值;
η为污染空气中污染物净化效率,为无量纲数,为污染空气通过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净化前后污染物浓度差与净化前污染物浓度的比值;
C为隧道洞口允许排放比,为无量纲数,为具有污染空气排出功能的所述隧道洞口[6]的污染物排放量与所述道路隧道内污染物产生量的比值;
Cl为出口段排放比,为无量纲数,为所述引风道[2]与所述道路隧道[1]相连接处到隧道洞口[6]的出口段污染物排放量与所述道路隧道内污染物产生量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2]与所述道路隧道[1]的连接处在距离所述隧道洞口[6]≥50m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2]与所述道路隧道[1]的连接处距离所述隧道洞口[6]50m~20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洞口[6]是单向行驶道路隧道的出洞口,或是采用半横向送风系统的双向行驶道路隧道的洞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2]、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所述排风机[4]和所述排风道[5]位于所述道路隧道[1]的侧面或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2]、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所述排风机[4]和所述排风道[5]与所述道路隧道[1]的火灾烟气流经的空间[7]分别独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气流经的空间[7]是隧道本体,或是独立设置的机械排烟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3]由高压静电除尘单元、高效除NOX、HC、SO2单元和高效常温除CO单元及附属设备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53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