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6295.6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成;任天鹏;王宏义;庄钊文;唐朝京;许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7/12 | 分类号: | H03M7/1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王文惠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识别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数据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通信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标签、读写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获取标签上存储的识别信息,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对读取的标签信息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
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分为两类:无源射频识别系统与有源射频识别系统,两者主要区别在标签端。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需要从读写器发射来的射频信号中获取能量,而有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自身能够提供能量。
在无源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将经编码和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发送给标签,标签将答复的数据信息编码后调制到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然后发送给读写器。在射频识别国际标准,譬如ISO 18000-6A/B/C中,标签在将数据信息发送给读写器之前进行编码的方式通常是FM0或Miller编码。但是FM0编码中任意两个二进制数据的编码波形之间存在相位跳变,跳变概率为100%;Miller编码中两个相邻的二进制数据0的编码波形之间存在相位跳变,跳变概率为25%。相位频繁跳变将导致频谱能量泄露,信号频谱变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无源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端的数据编码方法,可以降低编码中相邻的两个二进制数据的编码波形之间相位跳变概率,以解决现有编码方法中存在的相邻两个二进制数据的编码波形之间的相位跳变概率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数据编码方法,应用于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假设S1表示中间相位不跳变的高电平,S2表示中间相位跳变的下降沿,S3表示中间相位跳变的上升沿,S4表示中间相位不跳变的低电平。
对二进制数据0和二进制数据1采用相同长度编码;而且
如果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起始两个比特是00,则采用S1S1编码,即第一个比特0采用S1编码,第二个比特0也采用S1编码;
如果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起始两个比特是01,则采用S1S2编码,即第一个比特0采用S1编码,第二个比特1采用S2编码;
如果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起始两个比特是10,则采用S2S4编码,即第一个比特1采用S2编码,第二个比特0采用S4编码;
如果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起始两个比特是11,则采用S2S3编码,即第一个比特1采用S2编码,第二个比特1采用S3编码;而且
如果上述待发射的第K位二进制数据是0(为叙述方便,假设后续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位于待发射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第K位,且K>2),且
若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0,则: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00且采用S1S1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4编码;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00且采用S1S4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4编码;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00且采用S4S1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1编码;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00且采用S4S4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1编码;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10且采用S2S4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4编码;
如果第K-2位和第K-1位二进制数据是10且采用S3S1编码,则第K位二进制数据0采用S1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