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6319.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王科鉴;陈业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2;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尤其是指一种在扇轮的径向上,能够供气流以径向方向导入及导出的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大致包含轴流式风扇及鼓风式风扇两种。其中轴流式风扇在轴向上分别具有相对的一轴向入风口及一轴向出风口,以便经由该轴向入风口导入气流,再经由该轴向出风口导出气流,进而提供散热功能;又,鼓风式风扇则是在轴向上具有一轴向入风口,以及在径向上具有一径向出风口,以便经由该轴向入风口导入气流,再经由该径向出风口侧向导出气流,而同样具有散热功能。
然而,以轴流式风扇而言,由于仅可导引气流朝轴向方向出风进行散热,并无法导引气流朝径向方向出风进行散热;因此,当轴流式风扇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时,必须组装于热源的上方(如个人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的顶面),导致该电子产品的轴向高度无法降低;又,以鼓风式风扇而言,虽然可经由该径向出风口侧向导出气流,只是仍必须利用该轴向入风口导入气流,因此,并不适用于必须经由侧边方向导入气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或个人数码助理等)。
为此,市面上也具有一种在扇轮的径向上,能够以径向方向导入及导出气流的现有风扇,以便适用于必须经由侧边方向导入气流的电子产品。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553323号《水平对流的风扇构造》新型专利案,该现有风扇8包含一壳座81及一扇轮82。该壳座81具有至少一入风口811及至少一出风口812,该入风口811及出风口812之间设有一水平气流通道813;该扇轮82设置于该水平气流通道813,且该扇轮82具有一轮毂821,该轮毂821的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822;借此,当该扇轮82旋转时,在该入风口811及出风口812之间产生气体压力差,以便于该入风口811及出风口812之间沿该水平气流通道813产生对流并进行散热。
然而,该现有风扇8的扇轮82装设于该水平气流通道813时,当该扇轮82的叶片822导引气流沿着该水平气流通道813产生对流的过程中,由于该扇轮82的轮毂821也位于该水平气流通道813内,因此,该扇轮82的叶片822所导引的气流将容易受到该轮毂821的阻碍,进而产生扰流现象,并降低该现有风扇8的整体散热效果。
又,如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477492号《鼓风扇的结合构造》新型专利案,该现有风扇9包含一转子座91、一扇轮92及一外壳93。该转子座91具有数个突块911;该扇轮92具有数个凹孔921,该凹孔921与该突块911相互结合;该外壳93可供容置该转子座91及扇轮92,且该外壳93设有一入风口931及一出风口932;借此,当该扇轮92旋转时,同样可导引气流以径向方向经由该入风口931导入至该外壳93内部,并经由该出风口932导出气流以进行散热。
然而,由于该现有风扇9的转子座91及该扇轮92皆位于该入风口931及出风口932之间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因此,该扇轮92所导引的气流同样容易受到该转子座91的阻碍,而产生扰流现象;再者,该扇轮92必须另行与该转子座91进行组装,也造成组装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在扇轮以径向方向导入及导出气流的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气流受到阻碍,为其主要的发明目的。
根据本发明风扇,包含一扇框及一马达。该扇框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设有连通该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侧入风口及至少一侧出风口;该马达结合于该扇框的容置空间,该马达包含一定子及一扇轮,该扇轮可旋转地结合该定子,该扇轮设有一轮毂及数个叶片,该轮毂具有一顶面,各该叶片分别位于该轮毂的顶面,在该扇轮的径向上,各该叶片分别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该叶片的第一端朝外设置,各该叶片的第二端之间形成一导流空间。
如上所述,在该扇轮导引气流经由该侧入风口及该侧出风口进出该扇框的过程中,借助本发明风扇的各叶片分别朝向该封闭部延伸且超出该轮毂的顶面,以及该导流空间等结构设计,可有效防止扰流现象的发生,以达到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第一种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现有第二种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扇框 1a 承接部 1b 封闭部 1c 侧墙部
11 容置空间 12 侧入风口 13 侧出风口 2 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光曲线测试仪的转接工具
- 下一篇:一种无卤阻燃环保型热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