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6348.4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平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F27B3/20;F27B3/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炉 热能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反射炉系统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炉中热能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燃油、、煤碳或焦碳等作为反射炉的加热源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冶炼炉冷却后送入集尘设备进行处理并排出。冶炼过程中,冶炼炉的加热温度一般均在1000~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烟气的温度通常超过800摄氏度,必须采用冷却处理能将烟气的温度降至400-500摄氏度,但经冷却后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携带大量热能排出,造成热能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热能循环利用高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尾气通过除尘除硫处理并排出,达到环保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反射炉、金属熔锅、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及集灰除尘装置,其中:
反射炉,其燃料由煤气发生炉提供,烟气出口设在反射炉的底部,该反射炉采用斗提机及螺旋输送机上料;
金属熔锅,至少为一个熔锅,各熔锅燃烧室入口与反射炉烟气出口相通;
余热锅炉,其入口与最后一个金属熔锅的烟气出口相通,该锅炉尾部安装省煤器;
空气预热器,其入口与余热锅炉的燃室出口相通,经空气预热器预热的热空气输送给反射炉的炉腔内,烟道尾气通过集灰除尘装置处理后排放。
进一步,所述的金属熔锅为熔铅锅,数量为1-4个,各熔铅锅与反射炉热之间的烟气管道上设有闸阀。
进一步,所述的反射炉炉内温度为1000~1300℃,与反射炉连接的最近的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800~900℃,另外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800℃,经过空气预热器排出的尾气温度在200℃以下,该尾气可直接由集灰除尘装置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与反射炉连接的输送煤气管道上设有过滤器,经过过滤器的煤气直接向反射炉和金属熔锅提供热源。
进一步,所述的反射炉采用单斗提升机与螺旋输料机组合上料,螺旋输料管道外径为直径219mm,长3m,电机配调频器,反射炉炉内容积2.4m3,铅液可占容积的0.528m3,每炉熔铅量达6T。
进一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连接一鼓风机。
进一步,所述的集灰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灰房、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及烟雾生化除尘器,处理后的尾气通过一引风机由烟囱排向大气。
进一步,所述的烟气生化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及生化池。
本发明用煤气发生炉的产生的煤气做为燃料,热空气助燃,炉内温度在1000~1300℃。反射炉的烟气经过底部烟气出口进入四个熔铅锅加热铅液,第一个至第二个锅内温度为800~900℃,第三个至第四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800℃,烟气再经过余热锅炉可产生蒸气及热水把热能完全利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为3500~400℃进入空气预热器,热空气出口温度在200℃左右。本发明与传统的反射炉相比,可节能30%以上。再经集灰房、布袋除尘、生化除尘除硫达标后排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且尾气排放环保达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反射炉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反射炉及螺旋送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反射炉1、金属熔锅2、余热锅炉3、空气预热器4及集灰除尘装置,其中:
反射炉1,其燃料由煤气发生炉5提供,反射炉1的底部设有煤气燃烧热热气出口11;
金属熔锅2,至少为一个熔锅,各熔锅燃烧室入口与反射炉1热烟气出口相通;本实施例中金属熔锅为熔铅锅,数量为四个21、22、23、24,各熔铅锅与反射炉热空气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闸板阀20。
余热锅炉3,其燃室入口与最后一个熔铅锅24出口相通,该锅炉尾部安装省煤器6;
空气预热器4,其热源入口与余热锅炉3的燃室出口相通,空气预热器4预热的冷空气通过热风管42输送给反射炉1的炉腔内,空气预热器4的烟气入口产生的尾气通过集灰除尘装置处理后向大气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平,未经吴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