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6395.9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陈军;崔卫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28 | 分类号: | D01H13/28;D01H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湿热 熨烫 处理 纺纱 方法 | ||
1.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前皮辊(2)和前罗拉(3)前方加装湿热熨烫处理装置,湿热熨烫处理装置对刚出前钳口的加捻三角区须条中的纤维进行湿热熨烫处理,其工艺过程如下: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组成的前钳口输出的须条中的纤维直接进入湿热熨烫处理装置,湿热熨烫处理装置对须条中的纤维先进行加湿再进行加热熨烫处理,其中加湿后纤维含水率为2-30%,加温温度为80-200℃,经湿热熨烫处理后的须条,通过导纱钩(9),钢丝圈(6)和钢领(7),卷绕在细纱管(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热熨烫处理装置由加湿部件(12)、熨烫处理部件(10)构成,加湿部件(12)为一容器,容器内盛有加湿液体,在加湿部件(12)底部开有均匀分布的小通孔(13),在容器的上部设置有液体进口(14),液体进口处设有流量调节阀,熨烫处理部件由加热部件、盖板、保温隔热层组成,熨烫处理部件(10)的外工作面表面呈半圆形,保温隔热层覆盖在熨烫处理部件(10)除工作面以外的所有表面,加湿部件(12)与熨烫处理部件(10)平行配置并通过螺栓连接,加湿部件(12)的底部与熨烫处理部件(10)的熨烫面等高,熨烫处理部件(10)的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基座(11)上,基座(11)套装在前皮辊(2)的铁芯上,并能够以铁芯为轴心作0-60度的转动,加湿部件(12)位于前皮辊(2)和前罗拉(3)组成的前钳口,加湿部件(12)的底部与熨烫处理部件(10)的熨烫面与前钳口和导纱钩(9)组成的纱线前进的路线相切,从前钳口出来的须条进入加湿部件(12)的底部与熨烫处理部件(10)的熨烫面并紧密接触,从而沿着加湿部件(12)的底部与熨烫处理部件(10)的熨烫面向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湿热熨烫处理原料性能的不同,加湿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水、柔软剂、抗静电剂、油剂中的一种或它们之中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须条进行湿热熨烫处理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为棉纤维或毛纤维或麻纤维或涤纶纤维或锦纶纤维或腈纶纤维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3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针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