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导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煤质在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6981.3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王哲;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1 | 分类号: | G01N21/71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导 因素 结合 最小二乘法 煤质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技术(LIBS),基于主导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煤炭在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煤厂和电厂等用煤单位,目前普遍采用的煤质检测方法是离线取样和实验室分析。这种方法工序复杂、耗时长、取样代表性差,难以及时反馈煤炭的各种成分。但是用煤单位需要及时掌控皮带输送机上的煤炭成分,以便指导生产和进行调控。所以传统的离线测量难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求。如果可以实时在线地对输送带上的煤炭进行成分分析,对于用煤单位意义重大。
目前煤质在线检测中使用的技术为X射线荧光技术,中子感生瞬发γ射线分析技术和双能γ射线透射技术。但X射线荧光技术只适合于测量原子序数大于11的元素,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不高。中子感生瞬发γ射线分析技术存在投资大、辐射危害和放射源半衰期短的缺点。而双能γ射线投射技术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全元素分析、成本较高和有安全隐患。由于这些技术本身的缺点,所以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各用煤单位急需一种精度较高,并能实现全元素分析的煤质在线快速检测方法。
近年来,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技术(简称LIBS)由于具有高灵敏度、无需样品预处理和实现多元素测量等优点,成为一种新的激光分析技术,在煤质在线检测上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是由于该技术母体效应比较明显,也限制了该技术在煤质在线检测中的应用。准确的定量化测量是LIBS系统在煤质在线检测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已经成为目前LIBS定量研究的最新和最主要的方法,通过PLS对LIBS光谱的全谱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取得比传统定标方法更为精确的结果。但是,由于PLS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线性处理方法,并不能考虑到谱线强度随温度变化、电离程度变化、自吸收效应、样品成分互相干扰等导致的非线性影响。同时,由于PLS方法相对来说是一种脱离实际物理过程的数据处理方法,需要结合物理规律来进一步改进。另外,有些测量方法虽然精度较高,但必须主动加入粘结剂,不易于实现在线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PLS对LIBS光谱进行分析时,没有考虑物理规律和非线性影响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导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修正的煤质检测方法,可在使用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系统上运用,解决了煤质在线快速分析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等离子体光谱信号的物理规律,通过运用非线性的自吸收函数和互干扰函数来考虑自吸收效应和元素互干扰效应的影响,进而运用偏最小二乘法修正余下的残差,综合利用了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的所有信息,而且便于在计算机快速实现,既可以进行在线的煤质全元素分析,又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主导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煤质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了如下步骤:
1)首先使用各元素质量浓度已知的一组煤炭样品作为定标样品,利用安装在输煤皮带上方的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系统对定标样品进行检测,得到该组定标样品的光谱谱线,即得到了定标样品中各种元素的激光诱导等离子特征光谱谱线强度;
2)利用各元素质量浓度已知的一组定标样品的等离子特征光谱谱线强度,建立定标曲线;定标曲线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利用回归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求取的,第一步是建立定标样品中某种元素x的质量浓度和该元素的特征谱线强度的关系式,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6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