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鞋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7095.2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光;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光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7/32;A4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鞋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运动鞋鞋底。
背景技术
运动鞋的缓冲减震性能是衡量运动鞋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提高运动鞋的缓冲减震性能是各运动鞋企业的重点研发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的运动鞋都是采用高弹性泡沫塑料作为鞋底缓冲减震的基本材料,虽然高弹性泡沫塑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震材料,但是在吸收震动的同时,许多启动能量也会被吸收并损失掉。在大多数体育运动中,运动员都需要快速灵活地起跳或前进,因此,在利用高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缓冲减震材料的同时,也需要按照体育运动特点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快速启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运动鞋在提高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快速启动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所述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有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所述上、下弧形板的材料均为TPU,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PU树脂,上弧形板呈上凸弧形,下弧形板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结为一体,所述鞋底的鞋跟上设有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鞋底缓冲减震装置的外形相适配,且缓冲减震装置嵌装在所述通孔内。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圆柱体状。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椭圆柱体状,且长轴方向与运动鞋鞋底的前、后方向一致。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椭圆柱体状,且长轴方向与运动鞋鞋底的左、右方向一致。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连接体的中部具有缩颈部,且在纵向剖面上该缩颈部的两侧边呈内凹的弧形。
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下弧形板的底面上设有片状TPU吸震弹性体。
本发明,在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置了缓冲减震装置,该缓冲减震装置借鉴了建筑学上普遍应用的“工”形梁结构,由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体形成多级缓震系统,使运动鞋鞋底具有很好的缓震性,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快速启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鞋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鞋鞋底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体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体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体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体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接体第五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连接体第六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鞋鞋底,其鞋跟100上设有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该通孔中嵌装有缓冲减震装置110。缓冲减震装置110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包括上、下弧形板1、2和连接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3,所述上、下弧形板1、2的材料均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所述连接体3的材料为PU(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上夹板1呈上凸弧形,下夹板2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1、2的前、后两端11、21分别连结为一体(本发明中所称的前、后与鞋底的前、后方向一致)。为了更好地实现减震效果,下弧形板2的底面上设有TPU材料制成的片状吸震弹性体4。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与缓冲减震装置110的外形相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连接体3可以具有多种实施例,分别参见图4-图9。
如图4所示,连接体3的外形呈圆柱体状。
如图5所示,连接体3的外形呈椭圆柱状。
如图6所示,连接体3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圆台状。
如图7所示,连接体3的外形呈圆柱体状,且圆柱体的中部具有缩颈部31,在纵向剖面上该缩颈部31的两侧边32呈内凹的弧形。
如图8所示,连接体3的外形呈椭圆柱体状,且长轴方向与运动鞋鞋底的前、后方向一致,这种结构形式,由于连接体3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较大,因此,对整个脚跟的缓震效果较好,适用于长途旅行。为了更好地提高减震效果,椭圆柱体的中部具有缩颈部,在纵向剖面上该缩颈部的两侧边呈内凹的弧形。
另外,椭圆柱体3的长轴方向也可与运动鞋鞋底的左、右方向一致,这种结构形式,由于连接体3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大,因此,对脚跟的后部能提供较强的缓冲力的同时,能提供更强的快速启动能力,适用于剧烈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光,未经吴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混合载波上分配子帧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涡流悬浮式皮籽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