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7150.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金奎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Q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远光近光 自动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灯光切换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在夜间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车上下班,由于车辆的增加,加动车驾驶员初学者也越来越多,很多新拿到驾驶证的司机晚上开车上路经常开着远光灯而不知道变换灯光,根据统计很多的夜间车祸均是因为对面车辆开着远光灯而造成的。因为对面车辆开着远光灯,司机的眼睛会受到对面灯光的照射而看不到前方的路面情况,当对面车辆驶过后眼前突然变黑一时无法适应很有可能造成车祸,而越来越多的新手开车都不知道在会车时变换灯光,而造成一起起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眼镜能帮助司机遮挡对面的强光照射,但是当对面没有车辆时,带着眼镜会使眼前更加黑暗,不利于驾驶。而且带时间长会使眼眶变形,影响形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它能够在夜间根据对面车辆灯光的强度自动关闭自己车辆的远光灯改为近光灯,当对面车辆驶过后自动切换为远光灯,能够有效避免远光灯给对面车辆造成的干扰,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在夜间开车时当对面车辆开启远光灯时,自己的汽车若开启远光灯将会自动转换为近光灯,其步骤包括:
a、光敏传感器感应对面车灯光亮强度并判断对面车辆是否开启远光灯;
b、若步骤a的结果是肯定的则检测组合开关状态,判断自己车辆是否开启远光灯,否则该控制方法无效;
c、若步骤b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发送信号给车载电脑,否则重复步骤a;
d、车载电脑将信号转换后将信号传递给变光器,同时发送信号给计时器;
e、变光器收到信号后将开关状态转换到近光灯位置,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f、检查计时器所记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
g、若步骤f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发送信号给车载电脑,否则重复步骤f。
h、车载电脑接到计时器的信号后经过处理发送信号给变光器,变光器接到信号后将开光状态转换到远光灯位置。
前述的这种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中,计时器的预定值为10~20秒。
一种采用上述方法自动切换汽车远光近光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组合开关、光敏传感器、车载电脑和变光器,组合开关的输入端与汽车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组合开关的输出端与车载电脑的输入端连接,车载电脑的输出端与变光器的输入端连接,变光器的输出端与汽车远光灯和近光灯连接,车载电脑还与计时器连接。
前述的自动切换汽车远光近光的装置中,光敏传感器设置在车体的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在对面车辆开启远光灯的时候自动切换为近光灯,无需司机自己手动操作,有效的保证了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当对面车辆驶过后又可以自动恢复远光灯状态,不妨碍驾驶,非常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组合开关,2-光敏传感器,3-车载电脑,4-变光器,5-汽车电源,6-远光灯,7-近光灯,8-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汽车远光近光自动切换的方法,在夜间开车当对面车辆开启远光灯时,自己的汽车若开启远光灯将会自动转换为近光灯,其步骤包括:
a、光敏传感器感应对面车灯光亮强度并判断对面车辆是否开启远光灯;
b、若步骤a的结果是肯定的则检测组合开关状态,判断自己车辆是否开启远光灯,否则该控制方法无效;
c、若步骤b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发送信号给车载电脑,否则重复步骤a;
d、车载电脑将信号转换后将信号传递给变光器,同时发送信号给计时器;
e、变光器收到信号后将开关状态转换到近光灯位置,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f、检查计时器所记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
g、若步骤f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发送信号给车载电脑,否则重复步骤f。
h、车载电脑接到计时器的信号后经过处理发送信号给变光器,变光器接到信号后将开光状态转换到远光灯位置。计时器的预定值为1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金奎,未经董金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光电梯变频制动装置
- 下一篇:高精度太阳能反射镜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