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7722.2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吴凯军;朱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B29C70/06;C08L67/00;C08L101/02;C08L63/00;C08L61/06;C08K13/04;C08K7/00;C08F28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间隔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多分裂高压输电线路中,需要安装使用间隔棒,常用的有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和八分裂等不同规格,一般间隔棒包括框架和线夹,框架和线夹均为金属铸造加工而成,并进行镀铬等防锈处理,此类产品重量大、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由于是金属材料,在输电线路的电磁场以及空气中水分和腐蚀性成分的作用下,会慢慢锈蚀,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另外,重量较大加剧了线路的机械负荷,在高湿、高海拔和高寒地区,因为线路覆冰的情况严重,线路的机械负荷更加严峻,甚至会出现断线、倒塔的严重事故,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另外,其框架由对称的两个片状面板连接组装而成,零配件较多,组装工序较多,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的并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所述间隔棒框架包括本体框架和线夹支臂;所述间隔棒框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所述增强纤维包含纤维纱和/或纤维纱制品;所述树脂混合料包括树脂和添加剂;所述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物一体固化成型。
优选的,所述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中纤维总重量占间隔棒重量的35%~75%之间,所述纤维总重量包括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间隔棒产品中纤维纱制品总重量占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重量的20%~65%之间。
优选的,所述纤维纱制品包含纤维毡和/或纤维布和/或布毡混合制品。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包括填料、稀释剂、固化剂、促进剂、阻燃剂、颜料糊、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而成,其中树脂和添加剂各组分占混合料重量百分比为,树脂:25%-99.7%,填料:0-70%,稀释剂:0-40%,固化剂:0.3%-40%,促进剂:0-10%,阻燃剂:0-70%,颜料糊:0-20%,紫外线吸收剂:0-10%。
优选的,所述的树脂是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间苯树脂、邻苯树脂、乙烯基树脂数种树脂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纤维纱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液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优选的,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中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时,所述的促进剂为钴液;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六亚甲基四胺;当树脂是环氧树脂时,所述的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优选的,当树脂是酚醛树脂时,还添加有固化剂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当树脂是间苯树脂或邻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或其混合物时,添加有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或过氧化甲乙酮,当树脂为环氧树脂时,固化剂为乙二胺或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包括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料、纤维纱和/纤维纱制品一体固化成型,大大增加了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的机械强度,因此与相同技术指标的产品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及耐腐蚀,并且产品一体成型,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1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间隔棒实施例2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本体框架11.树脂混合物2.线夹支臂3.纤维纱束31.纤维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框架,包括二分裂、三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间隔棒等,以四分裂间隔棒为例,包括本体框架1和与本体框架1一体成型的线夹支臂2,由以下组分一体成型而成,混合料65%、纤维纱35%,其中,混合料由间苯聚脂树脂30份、氢氧化铝10份、碳酸钙10份、滑石粉10份、高龄土10份、硅微粉10份、玻璃粉10份、稀释剂丙酮5份、颜料糊2份、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1份、促进剂钴液1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37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软信息更新的方法及解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由苯一步法制备苯酚的方法